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你是否在家里宅成了一个安静的宝(fei)宝(zhai)?
一部手机,一个空调
点外卖看足球刷微博
这波操作简直美滋滋啊!
但关于手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确定都了解吗?
你有尝试过用手机预定志愿云服务吗?
想足不出户就享受小哥哥的上门帮扶吗?
今天
我们带你走近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
一起了解这群“光明使者”的暖心日常!
电力有故障,就找李庆长!
提起李庆长,哈尔滨百姓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啊!”作为一名国家电网的老员工,李庆长的故事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1993年,时任哈尔滨道里区供电局变电亭班班长的李庆长做出了一个决定:公开自己的传呼号,24小时受理客户求助,并承诺随叫随到。很快,各种求助纷至沓来,有时他一天最多收到200多条呼叫。不论白天黑夜、雨雪寒暑,只要接到呼机通知,李庆长一定会赶赴目的地。“人家叫咱,是信任咱,咱就得去!”
“当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员工,当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二十多年来,这句话伴随着李庆长走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三当”精神也成了服务队的无穷力量。
李庆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能喝人家一口水。”一次,一位老人家里电线着火,火速赶来的李庆长在维修时大汗淋漓,面对大娘打好的洗脸水和倒好的果汁,李庆长一一婉拒,后来大娘不干了,直接踮起脚尖把果汁往他的嘴里塞……
渐渐地,李庆长成了居民最受欢迎的人:“家的电表坏了、电器出问题了,找他,真的好使。”
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给小学生讲述安全用电知识。 图片由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
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提起服务居民的经历,队员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是服务队的老朋友,“老人今年90多岁,每到过节时我们都会去看她,她也能叫出我们的名字。春节前还会打电话,提醒我们去给她贴春联。”张燕眼睛不好,家里线路老化,经常断电,服务队经过反复排查,终于帮她解决了难题。每次服务结束,张燕都要摸索着把服务队送到楼下。而对于一些空巢老人,服务队做得更多的是打扫卫生、给老人买生活用品,和老人谈心,电力检修倒成了其次。
来为居民修电的师傅换了一茬又一茬,大家记不住每一个人的名字,就都叫李庆长了。
2010年3月26日,李庆长退休并担任“荣誉队长”,徒弟栾国祥、梅宏刚相继接任第二、三任队长。“直到现在,我们接到的供电报修电话中,还有市民点名要找李庆长。”现任队长梅宏刚说,“我师父已成电力服务百姓的一张名片。”
截至2018年,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已成为一支拥有1支总队、47支分队、406名队员的公益服务大军。二十年前,李庆长一个人忙碌成了一支队伍的样子;二十年后,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都叫李庆长。
志愿服务队帮梁军老人维修损坏的照明设备。 图片由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
志愿服务队走进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过新年。 图片由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
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最初的梦想
“你先别着急,你家在什么地方?……哎,好,我们马上过来!”求助热线开通了23年,这样的对话是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1993年,是传呼机;2001年,是座机电话;随着队伍的壮大和群众需求的转变,队员们也在摸索与百姓服务的新方式。2018年,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正式进军新媒体平台,打造“互联网+共产党员服务”智能服务平台,让百姓更方便,让服务更高效。
今年春节,一位老人家中电路损坏,正愁找不到电工维修,便通过服务队的官方微信发送了电路损坏照片,队员通过照片判断为家中的空气开关失灵,迅速在图片中标出带电部位,线上指导居民更换开关,二十分钟后,老人家里恢复了正常用电。
微信成了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渠道。同时,队员们还定期在微信群里推送安全常识,提醒人们安全用电、科学用电。通过“互联网+”线上受理和信息共享功能,越来越多的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预定“云服务”,而服务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通常不超过半天的时间。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行业的风气,一支队伍树立起一座城市的时代风尚。李庆长的“三当”精神也在传给更多的队员。(中国文明网贺子桓整理)
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荣获“龙江楷模”群体奖。 图片由李庆长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