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未来,志愿服务的成长,将主要由志愿者数量的增加转移到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上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人。全国标识志愿服务组织1.2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2亿小时。
自2008年大规模参与汶川地震救灾和奥运会志愿服务开始,志愿服务正式出现在我国大众视野之中。随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民间社会的自发参与热情高涨,有序参与和专业参与的渠道却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十年来,志愿者队伍超过1亿人,志愿服务从起步到今天渐趋成熟,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天津考察时就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注册志愿者数量和服务时间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在我国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方面的积极效果。
从2014年2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开始,到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我国政府从制度层面不断有序推进志愿服务发展。2017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志愿服务条例》,全面规定了以政府引导为基础,全面发动社会有序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因而,今天志愿服务成绩的取得,是系列制度推动下的积极成果,也充分展示了政府引导下全面调动志愿者精神发育和有序参与的成果。而放眼未来,志愿服务的成长,将主要由志愿者数量的增加转移到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上来,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参与、深度参与两个维度发展。
在志愿服务更为成熟的国家,除了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高以外,平均志愿服务时间可达到每周3小时以上。相比之下,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低于每月1小时的情况下,过短的服务时间和过低的频率,都无法充分展示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效果,也无法帮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其个人道德价值,因而更大的志愿服务空间有待挖掘。这需要对志愿者更充足的正向激励,引导他们保持参与热情。
志愿者毕竟是个人业余时间投入社会服务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爱好和能力。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向在于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而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根据社会服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快速将匹配的志愿者资源调配其中。志愿服务平均时长的短板,意味着未来还需要志愿服务组织更大力度的发展,帮助到更多志愿者有效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提供更多的服务时间和更高的服务频率。调配的能力决定了能否激发志愿者持续投入参与的热情,也决定了社会是否能得到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可以想见,在志愿者队伍快速壮大之际,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由量到质的变化也将随之而来。(记者 肖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