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1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 陈国洲)每5个居民中就有1名注册志愿者,每个楼栋都有志愿者联系人,每天都有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居民身边……这是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东路社区呈现的新气象。
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志愿服务,让这个山城社区变得和谐温馨。
“变形”:社区变新变美
东路社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中心老城,常住居民20000多人,一直以来,社区街道老旧、设施老化、散居楼栋多、流动人口多,社区管理难度大。
去年,在社区党委发动下,一场“散居楼栋变形记”的志愿服务在社区搞了起来。1500多名社区志愿者分工合作,清除小广告、美化墙面、打扫卫生……一个月后,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随后,社区党委又动员居民们成立业委会,办起了物业自治组织。目前,社区80%的散居楼栋都纳入了物业自治组织管理,3418户散居楼栋居民中有一半以上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骨干力量。
“过去这里环境太差,我本来想要搬走,但是志愿服务这么一搞,住着又安逸了,舍不得走了。”70岁的老居民秦玉慧说。
东路社区党委书记魏丽介绍,“散居楼栋变形记”只是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一项,东路社区现已形成了健康小屋、文明出行、老年关爱等十多个日常服务品牌,昔日的老旧社区被南岸区评为“南岸最美志愿社区”。
“公益超市”:做大志愿队
记者了解,东路社区志愿服务能搞得风风火火,“公益超市”激励机制功不可没。
65岁的志愿者李志霞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已经三年了。但两年前,她一度想放弃志愿服务。
“有时候做志愿服务讨不了好。”李志霞说,如果形不成志愿服务的氛围,志愿者就不容易被群众理解,发动群众参与是关键。
2016年9月,东路社区建立了志愿服务站,设立了“公益超市”,完善了志愿服务积分机制和回馈机制。“公益超市”将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的手工制品及辖区社会单位提供的生活用品,用于志愿服务积分换礼,通过低偿公益志愿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让东路社区志愿服务实现长效化。
“公益超市”出现后,参与并了解志愿服务的人多了。“其实一个小礼品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增强了志愿服务吸引力,让大家有了认可感。”李志霞说。
据统计,东路社区8600多户、20251位常住居民中,目前已经有近4000人成为社区注册志愿者,每个楼栋都设有志愿服务联系人,每周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魏丽说,“公益超市”为居民建起了一支身边的服务队。
“互联网+”:提升服务效率
廖梅是东路社区31号志愿服务队的队员,退休后,她每天戴上红袖标在社区里“巡街”,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而今,她又有了“新式武器”——若发现有人随地吐痰,她掏出手机拍照后,发到“拍拍有你”微信公众号和小区微信群里。这不仅曝光不良行为,还教育了更多的人。
今年初,东路社区建立了“拍拍有你”志愿服务队,居民以照片+简叙的形式将文明或不文明行为发送到公众号和微信群里,起到倡导文明、劝阻不文明的作用。
“过去我们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很容易跟对方发生冲突,有了这个武器,劝导起来更轻松,更管用。”廖阿姨说,现在愿意加入到这种新式志愿者服务行列的人明显增多。
魏丽介绍,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很多都是琐碎的小事,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了志愿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