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右中:留学生在乡村体验中国年。刘彦廷/供图 左下:洛桑贡秋与当地学生合影。洛桑贡秋/供图左下二: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英国格拉斯哥孔子学院欢度新年。刘瑞麒/供图右上:天津大学留校学生收到校长发的春节红包。王建泽/摄 右下:寇智暄与部分海外志愿者合影。寇智暄/供图
春运第4天,中山大学2013级中文系学生洛桑贡秋在广州坐上开往西宁的列车,等待他的是400余名学生和来自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14名志愿者。洛桑贡秋已经连续3年没有和家人共度藏历新年了,每到此时,他都会到牧区支教,今年亦然。
农历腊月廿九,作为国家汉办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瑞麒和同事仍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紧张地备课。这天,当地时间8点30分日出,他从9点开始上课,教授近4个半小时的中文课。
返乡、旅行、出国、义工、留校……因为不同的原因,大学生的新年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色彩。在这场一年一次的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他们为爱守候,为梦想奔走。
在乡村里寻找淳朴的年味
结束了期末的最后一门考试,丁娴便匆匆回到宿舍,提起早已收拾好的行李赶往机场,当之无愧成为了春运大军里的“排头兵”。
飞机在昆明长水机场一落地,丁娴便被父母直接接回了老家所在的村子。提到过年,她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回家”。春运开启之时,年味便开始发散,直到除夕最浓,而春运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
考试前,她与同学一起去超市想要购买当地的手信作为年货带给家里人,但是被同学“劝阻”了。“你要买的网上都有,你还要那么费力带回去吗?”丁娴采纳了同学的意见,所以她置办的“年货”早在考试前就网购寄回老家了。
元旦过后,村里的年味儿开始发酵。“杀猪饭”是在云南很多村子里都有的年前习俗:春节前半个月左右,每家都会把自己家养的猪杀掉,除了售卖以外,一部分的猪肉会被主人用来宴请亲戚,把猪头卤了以后做成凉拌的“猪头肉”、把排骨腌制以后下油锅做成“炸排骨”、还有红烧肘子……
然而,在丁娴看来,今年的杀猪饭却有些不同。“过去,杀猪饭是亲戚间的聚会;今年,我还收到了初中同学家杀猪饭的邀约。”她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出了理由,随着成本的增加,村里养猪的人家越来越少,但因为生活的富足,人们通常会去山里人家买一只大土猪回来,而请客的范围也从亲戚增加到了全家人的朋友、同事,从两三桌扩大到了八九桌。
大学生在城市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群体,但是丁娴觉得,在农村人眼中,大学生还是“稀有物种”。“村里的部分年轻人早早就辍学了,因此,在农村的结婚年龄很早,大约在20岁的时候,家里的亲戚朋友就开始介绍对象,到22岁的时候就领证结婚了。”丁娴说。
村里的亲戚家都已经安装了无线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但是家里的电脑却不常用,他们更喜欢看电视和刷手机。在手机发红包日益流行的今天,丁娴回乡后便成为智能手机的顾问,她教家里的长辈如何下载歌曲、如何视频聊天、如何发红包。“教长辈们玩手机很难,经常刚教完,他们就忘了,需要很大的耐心。”
在丁娴的记忆里,看花灯大戏是村里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小时候,村里破旧的戏台前总是挤满了人,连唱7天的云南花灯大戏也不能让村里人觉得过瘾,所以人们都会随着戏团的转移而在周围的村里转场“追剧”。“只是如今,村里的戏台修得愈发气派,请来表演的剧团的名气也更加响亮,而前去观看的人却越来越少。”
“这一次回老家过年,我最感动的是,几年不见的村里人还能叫出我的名字。”丁娴童年的大多数时间在老家的村子里度过,但是从初中开始便很少回家,她对村里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务实和纯朴。
回乡的大学生们几乎在大一、大二就已经拿到了驾驶证,过年也成为家长带孩子开车“练胆量”的好时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她觉得村子里买私家车的人家越来越多。丁娴表示,以前村里的人过年会去山上踏青,现在都是一家人开着车去城里的公园逛逛。昆明的冬天会迎来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海鸥,去昆明的各大公园喂海鸥也成了这些年村里人乃至是昆明市大多数人过年的必备场景。
在支教中体味助人的快乐
在青海支教的第4个寒假,洛桑贡秋吐露心声:“看到受困于贫穷的村民,不论长幼,对于知识的那种渴望,我无法让自己不再回到那里。”
为了到青海赴支教之约,中山大学大四学生洛桑贡秋已经3年没有和家人共度藏历新年。
洛桑贡秋初中已开始在内地求学,在外期间,他依然十分念家。随着父母年迈,过年不能回家团圆,也成了他一年中的憾事。然而转念想到受助的孩子学成后,就可以担起养家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洛桑贡秋便心感慰藉。
藏历新年是西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对于不回家过年,洛桑贡秋的家人起初满腹牢骚,但当看到他传回的照片时,他们第一反应是惊愕,而后便呜咽不语,逐渐领会了孩子的想法。
支教环境的恶劣程度远超乎外人的想象:当地没有校舍,在零下十余摄氏度的隆冬中,15名志愿者、400名学生全部睡在帐篷里。上课的地点,是帐篷以外的露天平地,孩子们坐的是自己弄来的草垫,所谓课桌也不过一块破木板。洛桑贡秋问冷不冷,他们流出来的鼻涕都被冻上了,却还是仰着头大声回答说“我们不冷”。
洛桑贡秋支教的夏卜浪村地处青海省热贡地区,距离省会西宁190公里,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纯藏族社区,诞生了诸多影响热贡文化走向的学者。据洛桑贡秋介绍,该村位于草场富集的地带,虫草资源丰富。为谋生计,一个家庭中只要孩子年满8岁,就可以参与到采挖虫草及各种经济活动中。村里的“80后”基本无人上过中学,在四五年级就纷纷辍学操持家业。现在他们已为人父母,因为自己体会到了没有基本技能的苦,所以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学业。
洛桑贡秋和志愿者的授课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内容包括汉语、藏文、英语、体育,还有书法和唱歌等兴趣课。他们也会在主题班会上讲家庭教育和学生健康的重要性,还会举行高年级辩论、趣味运动会。
支教是免费的,每顿伙食是一碗面疙瘩,由村民轮流为志愿者们准备。尽管重复单调,洛桑贡秋却吃得有滋有味,“谁会拒绝真诚的人端上精心准备的面疙瘩呢?”他说,有些长辈还会帮着志愿者们洗衣服,担心他们吃不好,还经常托人从外面买一些村里没有的食物给他们。
洛桑贡秋回忆,第一年的时候,由于火车晚点,他和同伴们从西宁乘坐汽车到达村口时,已经晚于约定时间三个多小时。当他们很疲惫地下车时,却看到全村人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手捧哈达,在村口默默地等着他们。他们坐了多久的车,村民们就这样等了他们多久。
留校过年学会独立和感恩
平时里被同学们戏称为“闵大荒”的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在寒假里更加安静,处处像不曾起风的湖面一般。即便是接收留校学生暂住的几栋寝室楼,也少见灯光。
今年鹏亚选择留在学校过年,眼看着图书馆楼下的便利店、教育超市、寝室楼旁的商店一个接一个地关掉,外卖App上一家又一家的“休息中,暂时不接单”,校门外的小店也一家连一家地停业关门。她对生活上的不便也有些无奈,因为在朋友圈里的吐槽,她经常到两三个家人的问候:生活这么不便,赶紧买个票回来吧!
但她坚持一个人留校过年,作为给自己20岁的礼物,并且不想向他人解释太多。鹏亚感到有点尴尬,因为她这么做在周围的人眼中仍然有些异类,很容易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被别人质疑。“我不愿解释,因为越解释越招来各种各样的追问。而那些追问,有些时候似乎是一定要在你身上找到一些负能量的影子——他们认为你一定是寂寞的、难受的、不开心的。”鹏亚说。
事实上,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实习、考试周过后的尽情玩耍、在大学毕业之前体验学校的年夜饭,鹏亚的留校生活也是满满当当,有不少亮点。
1月24日晚,鹏亚参加了学校为留校学生准备的年夜饭。年夜饭丰盛,现场节目调动气氛,再加上书记校长的体贴问候,鹏亚用“热闹非凡”来形容。一起参加的有近600名留校学生,听到这个数字,鹏亚似乎放下心来,感觉留校日子里的诸多不便和孤单一笔勾销。
“大年夜的晚上在朋友圈里看了一场家人吃年夜饭和放烟花的直播,定了一堆平时绝不会吃的巨贵无比的港式甜点当年夜饭。初一趁着清晨阳光正好一个人出去看了两场电影,和爸妈打了个两小时的电话相互问候。”谈及跨年活动时,鹏亚突然喋喋不休地样子看上去特别开心。
每年寒假,都有学生加入返乡的队伍,为爱迁徙,也有人因为科研、实习、求职等原因留下来,守护梦想。
距离除夕还有3天的时候,天津大学官方微信推送文章《大年三十就要到了,天津大学发出了这样的通知》。
文中用数据显示了学生们的假期留校情况,4011人因为科研而留校,447人因为勤工俭学,191人选择实习,还有372人选择其他。硕士研究生占61%,本科生占23%,博士研究生占16%。留校的学生中,短期留校的学生占98%,而整个寒假都在学校的占2%。
除了年夜饭上收到校长的红包,每位留校同学都收到了定制版“中国梦”主题新年福袋,福袋里面有福字、吊钱、对联、灯笼等,学校免费给同学们提供一枚120周年校庆纪念封,鼓励同学们给家人写一封家书。1月19至20日,学校免费为寒假留校学生拍摄2017年贺岁照,不仅提供化妆、服装、春节道具等,还将底片全部赠送给学生,纸质版寄送给学生家庭。
与家人出境旅行感受异域文化
胡慧一家的“年夜饭”是在下午两三点钟吃的。晚上8点,胡慧和父母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候机。
她们的旅行目的地是菲律宾长滩岛。
“机场的电视也在放春晚,但是听不到声音!”与大多数家庭过年方式不同,大四学生胡慧一家选择全家出国旅行来过春节。两年前,她和家人就在春节期间去了马尔代夫,而此行的目的地是菲律宾长滩岛。
对于胡慧一家来说,“过年”更多的意义在于给老人拜年。在胡慧的记忆中,以前的春节都是安排好的:初一去外婆家,初二去太公家,初四、初五去临近的城市玩儿……但是随着老人的相继离世,现在没有地方去拜年了。过年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意义,索性出国旅行以此“逃避”拜年。
胡慧觉得过年期间出去旅行的人不在少数,大多以年轻人或者带着孩子的家庭为主。她和父母在春节前一个多月报了旅行团,每个人的费用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总算抢到的最后的名额。“如果报团晚了,就抢不到大年三十出发的这么好的团了。”胡慧说。
晚上九点半,飞机从萧山国际机场起飞,而此时的萧山机场却依旧人山人海,据胡慧观察,大多是出国去马尔代夫、普吉岛等海边的旅行团。本以为跨年夜会在飞机上睡过去的胡慧被倒数声吵醒,空姐穿着中国古典服装带乘客一起跨年。空姐邀请乘客一起跳舞,并且在飞机上提前藏好红包供乘客找,找到的可以领礼物。
“没想到飞机上还有这样的惊喜,我的礼物是吃的,虽然零点错过了各种微信群里的红包,但是这样的跨年也很难忘。”胡慧谈到。
相比在国内过年胡慧反而更喜欢出国旅行,她有着自己的理由:家里年三十过后要吃好几天剩菜,而在旅行中可以吃海鲜自助吃到饱;国内走亲戚会面临工作和男朋友等问题的拷问,出国玩儿可以吃睡玩无限循环。
当被问到以后会不会继续选择出国旅行过年时,胡慧认为,现在出国旅行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年轻人都这样选择,自己周围包括父母周围都已经有很多人选择过年期间出国旅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和胡慧家略有不同,郑明明跟妈妈、哥哥以及哥哥的一位朋友1月22日便从揭阳出发,来到泰国曼谷。“曼谷是我们新年出游的第一站,大年三十是在迪拜过的。”
令郑明明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在国外,但年味还是挺浓的,“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Chinese newyear’。”郑明明说:“北京时间大年初一时,酒店的房价上涨了不少,理由是‘中国新年’。”
天津一家旅行的社员工向笔者介绍,“春节期间旅行团价格都会涨价,涨幅大概在30%50%,但个别热门旅游胜地也会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今年的价格情况大致和往年一样,国内是哈尔滨和华东地区相对便宜,境外是韩国和泰国相对便宜。一般情况下,旅行团的价格与签证关系不大。而韩国则因为地理位置、签证等因素,价格本身便宜,春节期间涨幅也不会太大。
留学生与“中国年”的亲密接触
1月23日下午,结束近6个小时的飞驰,跨越近1500公里的距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的罗马尼亚留学生吴克强抵达金华南站,感受着湿润微凉的空气,他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第一个“中国年”。
和他一同来体验中国年的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以及乌克兰等37个国家的89名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兴趣颇深的他们,将在这里的四个村落欢度春节,感受“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传统中华春节习俗和“家”的氛围。
“这是我第三年庆祝中国春节,但却是我第一次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听传统婺剧,体验婺剧扮相,欣赏宗祠建筑,模仿书法作品,贴自己写的春联,体验传统美食,陈鲁君深入地体会着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活力。而在与当地村民的趣味运动会上,热爱足球运动的他更是给大家一展自己的球技,“这儿的环境很好,村民也很热情,我很喜欢听他们给我加油。”。
年夜饭过后,留学生与当地家庭一起看春晚、放鞭炮、收压岁钱,共同守岁,更是让他们尝到了的正宗“年味儿”。“我的‘妈妈’‘爸爸’和‘妹妹’都很爱我,我很期待将来能有机会看看他们,他们给了我一个家,一个最不一样的春节,还有一份牵挂和祝福。”陈鲁君说。
除了走进传统的村落,在学校里吃年夜饭也是留学生们庆祝中国年的方式。今年,埃及留学生李天佑第七次在中国度过农历新年。2010年,李天佑开始在广东一所高校读书。每一年的农历新年,他都选择留在学校里度过。“当时学校里留学生比较少,每年春节只有三四个不回国的留学生在学校里一起庆祝。”
2015年,李天佑来到浙江海洋大学,在水产学院继续深造,今年是他第二次在浙江海洋大学度过农历新年,“中国的春节,有着和我的祖国不同的景象,热闹非凡。”李天佑告诉笔者,今年浙江海洋大学有近30名留学生留校过春节,“大年三十下午我们就开始准备年夜饭,晚上一起聚餐,初一再到校外逛逛,感受下年味儿。”
海外志愿者的别样经历
为搭乘6点50分的飞机,前一晚在机场通宵的寇智暄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疲惫。寇智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级学生,等待她的是一场40多天的“海外志愿之旅”。
寇智暄出发那天恰逢春运首日。与大多数人一样,她的行李也不少:背上背一个双肩包,手里拖着塞得满满的行李箱。尽管如此,但她的目的地却不是家乡,而是与家乡有6个小时时差、远在非洲的文明古国——埃及,此行她的身份是赴埃及的海外志愿者。
“之前就听同学说起过当海外志愿者的经历,自己当时也被朋友圈里的照片打动过。”当得知自己有机会成为海外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她立马心动了。尽管备选国家中有离中国比较近的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但寇智暄表示想去远一点的国家,去了解不同的文化。
当寇智暄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和同学时,他们有些担心她的安全问题,但她依然坚持,“决定去了,就要去”。这个选择也意味着她不能回家过春节。寇智暄的选择得到了父亲和外公的支持,母亲在微信上发给她一个长长的出行清单,包括食住行各个方面。
北京时间的除夕,寇智暄在微信上收到不少祝福,“我当时在外出途中,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回复。”虽然人不在国内,但这些颇具仪式感的互动,还是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她“刷手机”的举动让同行的其他国家朋友不免诧异,“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玩手机?”当她告诉外国的朋友这一天是北京时间的除夕时,他们立马热情地学起了中文,带有各国口音的“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祝福语,被寇智暄用手机录了下来,发给国内的家人和朋友。
结束一天的行程回到公寓时,寇智暄才发现公寓里其他几个中国来的女生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除夕的方式,“她们忙着包饺子,用塑料袋垫着当案板,铁筷子当擀面杖,自己和面,自己拌馅儿。”
从当初每天倒计时数着回国的日子,到现在越来越不舍得离开这里、离开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们,寇智暄的埃及之行即将结束,回国后她就要立马回归课堂,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之中。“这是一段不断锻炼我心理承受能力和忍耐力的成长经历。”她说。(中山大学 孔德淇 上海交通大学 费梓铮 西南民族大学 张雅婕 天津科技大学 王莅媛 华南农业大学 邓子贤 应受访者要求 文中丁娴、鹏亚、郑明明为化名。)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记者亲历北京南站春运暖心见闻
已是最后一篇
-
记者亲历北京南站春运暖心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