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医者医人,仁者医心
发表时间:2023-02-22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坚守疾病防治第一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打退病魔,他们用大爱和责任守护人民健康,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就在你我身边——中国医师。

  把青春献给苗岭高山

  “外出回家后要勤洗手,最好用流动的水洗,打上香皂或洗手液。”一个普通的午后,2022年“最美医生”潘凤正在村卫生室给乡亲们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潘凤出生在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戈塘村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1995年9月她考入黔西南州卫校民族医士专业,和同学们纷纷留在城里工作相反,她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戈塘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为了守护苗族同胞的健康,她背着药箱,翻山越岭22年,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走村入户上门接诊患者,把整个青春都留在了苗岭高山。

  “正是因为我来自大山,所以我更懂得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需要什么,我留在大山就是为了要尽我所能地帮助更多的人。”潘凤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大山里交通不便,村民们住得分散,外出就医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往往需要翻山越岭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卫生院。母亲身体不好,尚未成年的潘凤经常背着母亲去治病,她当时就想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这样自己就能给母亲治病了,再也不用跑遥远的山路,可遗憾的是母亲最终未能等到她成为医生就去世了,这也成为潘凤心中永远的痛。她把对母亲的爱转移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身上,“我没能完成守护妈妈的心愿,那就守护大山里更多的妈妈吧”,从此,潘凤开始了大山“健康守护者”的生涯。

  不顾现实的困难,一间民房、一张桌子、两张病床,潘凤就这样办起了村卫生室。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直接来到卫生室找潘凤拿几包药就吃好了,很多老人外出不便,潘凤就背着药箱上门服务。那时候,受就医观念所限,多数生育妇女没有去医院生产的习惯,新生婴儿死亡率很高,往往产妇临近生产,家属才想起去找医生,在大山上、田地里潘凤成功接生过很多孩子,为上百位产妇化解危机,从未有过闪失。“虽然每次都有惊无险,但仍然存在很大隐患,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苗族同胞的就医观念。”于是,潘凤化身健康知识宣传员,风雨无阻为乡亲们讲解卫生健康知识,乡亲们的就医意识逐步提高,健康状况改善不少。

  除接生和给乡亲们看病之外,潘凤还承担了村里的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作,她给全村35岁至65岁的农村妇女(贫困户)进行宫颈癌筛查,2019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服务116户502人,免费服务患者3000人(次)。

  用大爱接力医者仁心

  得知荣获2021年“最美医生”荣誉时,邢锦辉正在卫生室接诊,这是她任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乡村医生的第25个年头。1996年,她接过祖父和父亲的乡村医生接力棒,扎根乡村潜心钻研,用精湛的医术造福父老乡亲守护群众健康,接诊患者20余万人次。

  “不用往城里跑,看病就在家门口。”小小的村卫生室就是方便群众的“全科医院”,对每位患者她都详细问病情、聊病史,了解患者家庭状况,邢锦辉用精湛的医术和耐心细致的态度赢得了十里八乡老百姓的信赖,甚至深圳、海南等地的患者也不远千里来找她求医问诊。有些患者经济条件不好,她千方百计为他们减免医疗费用。一位患者在医院检查需要做宫腔镜手术,治疗费用在万元左右,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找了过来。邢锦辉问诊检查后,就在村卫生室给患者做了成功的手术,最后只收了患者几百元。

  邢锦辉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平均一天接诊40号患者,妇科病检查的频率高,问诊和做妇检时间较长,但无论初诊还是复诊患者,她都一视同仁,做到专心、耐心、细心,时间不够,她宁愿加班加点,也要让患者满意。

  邢锦辉不仅时时为患者考虑,还尽己所能热心公益事业。带头募集资金103万元,捐给乡镇卫生院改善医疗环境;主动与孔垄镇一中、张河中学对接,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

  “有没有后悔当医生?”很多人问过邢锦辉这个问题,但即使在面对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遇时,她依然给出了否定答案。“从医是我儿时的梦想,能用我的一技之长换来父老乡亲的平安健康,我觉得我的付出是有意义的。”邢锦辉轻声细语,却仿佛传递出无穷的力量。

  守海岛不忘从医初心

  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所在的吉钓岛地处福建福清、长乐、平潭三地交界,面积仅0.74平方公里,岛内居民进出全靠渡船。天气恶劣时,风急浪大,渡船只能停运,以前岛上没有医生,村民生病只能忍着。王锦萍20世纪80年代从福清卫生学校毕业后本可以选择留在县城医院工作,但面对岛上无医生的现状,她还是遵从自己的初心,选择回到这个只有1000多人的小岛,成为岛上唯一的村医,从此以后,村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健康“守护神”,遇到小病小灾的再也不用坐船出岛求医了。

  提起2020年“最美医生”王锦萍,吉钓岛上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哪个老人腰不好、哪个村民血压高她都了然于胸,“常年和大家打交道,每个人的情况自然而然就记住了,主要是有些老人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他们的情况我必须记得清清楚楚”,说起“电子病历本”称呼的来源,她乐呵呵地解释道。

  村卫生所只有她一个人,除了看病,她还要自己取药。医药公司负责将药品送上船,到达吉钓岛后,她需要用扁担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重的药品挑回卫生所,日复一日,她的扁担都被磨亮了。

  吉钓岛的条件十分艰苦,很多年轻人都选择离岛生活,留在岛上的大多数是老人。王锦萍的儿子离岛上学时,本应离岛陪读的她,想到岛上还有那么多村民需要她,就选择了让儿子读寄宿学校,自己留岛继续服务大家。“‘二姐’就像我家的亲闺女,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我身体不舒服,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一位老奶奶这样说,“二姐”是村民们对王锦萍的昵称,村民们是真正把她看作了家人。

  “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只要村民还需要我,我的身体条件还允许,我就会一直留在岛上继续服务大家”,王锦萍始终对岛上的老人们放心不下。

  近日,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全国爱国卫生战线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最美医生”评选活动,推出了潘凤、邢锦辉、王锦萍等一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离人民群众最近、服务人民群众最便捷,时时刻刻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是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辛勤付出换来一方百姓的身康体健,他们就是最美的人。(记者 苏鸿雁)

责任编辑:王 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