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营”一班班长何贤达,国字大脸上两道浓眉,25年军旅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特有“气质”:身板挺拔如松,训练场上目光犀利、声如洪钟,口令掷地有声。他精通3型导弹武器, 5次荣立军功,是“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优秀共产党员”“好班长标兵”,两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王牌号手”,是导弹发射操作手中的王牌。何贤达这个“王牌号手”却是从炊事班走出来的。
1997年,从小就梦想着“骑马挎枪走天下”的何贤达,从湖南平江入伍。新兵下连,被分到炊事班。何贤达找到连长:“我想到战斗班打导弹!”结果,吃了个“闭门羹”:“要想当个好兵,哪个岗位都能出彩。”何贤达把心一横,一边唱响“锅碗瓢盆协奏曲”,一边自学导弹发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白天一有空就用柴火当模拟器材,摆开“战场”练操作;夜里挑灯苦读,把厚厚一摞专业教材翻得卷了边。半年后,全旅大考,炊事兵何贤达名列导弹专业三甲,从此登上吊车,成为一名导弹转载号手。
翻开何贤达的成长履历,当吊控号手,他是全旅兵龄最短、业务最精的操作骨干;操作导弹发射最难的“一号手”,他是全旅第一个担此重任的战士;当发射指挥长,他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发射士官指挥长……无数的第一,多到他自己都数不清,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作为中央军委授称的“导弹发射先锋营”的兵,“争第一、当王牌”,这是 “战斗姿态”。
何贤达到底有多牛?他是一级军士长,这是中国士兵的最高军衔,俗称“兵王”,被网友称为“比将军还少的一级军士长”。近年来,火箭军研究制定工匠型专业技能士官、专家型专业技术士官、复合型指挥管理士官“三型”人才培养计划,何贤达赫然在列。战友们扳着指头,对他的“数字新闻”如数家珍:精通10多个岗位操作,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和40余项规程规范,排除200余起装备故障,夺得14次比武冠军,被评为火箭军最高等级的一级操作手、一级指挥长。他参加过庆祝建军88周年国防部招待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
有一年,何贤达所在旅转战西北,即将迎来该旅历史上第100枚导弹升空。百箭腾飞,事关重大,谁当驭剑出征?“何贤达带队去,我们放心!”营党委如此决定,何贤达欣然领命。虽然,除了他,其他号手都没有实弹发射经历,还有3名新号手定岗不足两个月,但他对领导说:“打仗就该这么干,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何贤达用一个多月时间,组织号手强化训练,手把手传授经验。寒冬时节,戈壁滩上气温零下30摄氏度,手碰到金属表面一不小心就会粘掉皮。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苦练精训,如期拿到了导弹发射“入场券”。发射场上,何贤达手握秒表,准时下达“点火”口令。随着轰天巨响,导弹消失在湛蓝天际,数分钟后准确命中目标。
何贤达不仅是发射架下的“王牌号手”,还是全旅公认的“首席创客”。营里专门为他和他的团队设立了一个创新工作室,名曰“砺刃”,房间虽不大,成果却不少,30多项发明革新和训法战法,全部在训练场上落地生根。一次演练,导调组突然宣布2名号手“退出战斗”,“打”得何贤达措手不及,导致“败走麦城”。战罢归营,他心里仍在“后怕”:“少了两个人,误了一发弹,这要真打起来咋交代?” 一遍遍回放、一次次烧脑,一个大胆想法跳了出来:“减员操作”。这想法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导弹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哪能随便修改规程!”可何贤达认准了这条道儿,带着一班搞起“试验田”。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试训,最终将发射号手减少1人,还摸索出“号手随机互换、单元随机重组”的全新“东风剑谱”,成果得到推广。
“兵是兵,将是将,兵头将尾就是班长……”当班长21年,何贤达被评为“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被火箭军2次树为“好班长标兵”,他带领全班20多次夺得上级军事技术比武冠军,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一班不一般,班长是标杆。在何贤达看来:“一班之长,不仅自己要成才,还要带动全班成才!”在“先锋营”采访,碰到不少干部骨干,都曾是何贤达带过的兵。“先锋营”营部参谋张磊,曾是一班的大学生士兵。刚入伍时是个“小胖墩”,体能不过关,体重老超标。何贤达带着他“迈开腿”,盯着他“管住嘴”。当兵第二年,张磊肉下去了、本事上来了,参加考学提干,现在见了何贤达,还一口一个“何班长”。一连指导员李磊,2013年9月入伍到一班,第一次5公里越野就被何贤达超了两圈,把他搞了个大红脸。何贤达跟他结成对子手把手地帮、面对面地带,一直到他走进军校大门。几年后,李磊回到一连任指导员,面对30多个比自己兵龄长的“老班长”,心里有点发怵,何贤达再次靠上去:“有我在呢,你放开手脚干!”李磊感动地说:“这种感觉仍如当年,有你在我就有信心。”
良匠无弃木,好班不挑兵。何贤达常说,要把一班打造成“淬火炉”,进来都得变成钢。他为每名战士画出“路线图”,科学确定成才目标。下士黄德斌,电脑玩得溜,何贤达就让他干通信号手,还请来2名“高手”面授机宜,很快他就坐上了全旅比武的“擂主”宝座。初中文化的汪国平,本打算学有难度的“1号手”,何贤达认为“目标过高”,为他调整了岗位,不仅培养出独当一面的专业大拿,还鼓励他函授学习圆了“大学梦”。
何贤达带兵出了名,多次巡回部队作宣讲,不少人找他请教带兵之道,他说:“管用的招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带着大家占领导弹阵地,更要引导大家守好思想阵地。”有一年,班里分来个新战士,思想活跃,有的认识却有些片面,“私下聊的”一度搅乱“课上讲的”。一个周末,何贤达在班里摆开桌子,要和新战士搞个“个人辩论赛”。新战士认为国外“收入高、经济好”,何贤达就透过中外百年历史“比增速、看发展”;新战士感叹身边“房价高、看病贵”,何贤达就列举50多组数据阐述“辩证看、务实办”。一番舌战,新战士心服口服,后来参加了实弹发射,多次登上光荣榜。
2021年,何贤达作为“在党旗下成长·我的奋斗故事”火箭军高级士官代表宣讲团成员,从中原腹地到西北高原一路巡讲,数万人聆听兵王故事,记住了这位老兵的铿锵誓言:首部火箭军题材电视剧《号手就位》让大家知道了号手,我和我的战友早已“号手就位”,把理想的弹道,修正出最佳精度,用沉默的心语,履行对党的庄严承诺——随时待战、全时能战、制敌胜战……(李永飞 郭海涛 作者单位: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火箭军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