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建构路径
发表时间:2024-03-26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培育和建构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不仅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哲学基础,而且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理路。

  筑牢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文化自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强盛国力和繁荣文化,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拉开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序幕,经济、军事和科技的落后使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态度遭受严重打击,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自卑心理,“言必称西方”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国弱民穷,文化自信无从谈起,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开始了文化反省的过程,这种反省的本质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叩问,是对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新文化的诉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先进制度的建立,有力促进了国人对自身文化尤其是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再次强烈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一文化自信的生成以中国先进社会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为支撑,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的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发展潮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物质根基。其次,要充分利用 “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平台,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进步,通过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中国物质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世界的辐射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再次,在重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的重要地位。人民群众产生的文化自信不单单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豪,归根结底是对现实生活的满意与认可。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文化自信也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而逐渐强化。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生产力的进步就必定带来文化自信的提升,必须全面地、系统地思考问题,摆脱“唯经济论”的局限。

  厚植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根基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就是文化自信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迄今为止没有中断的文明,在历史的大浪淘沙和文明的世代积淀中,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无法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质,文化自信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处理好传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传统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精神、提供深刻思想内涵,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其次,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赋予传统文化以新形式和新表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审美风范和当代生活结合起来,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声、画、影等现代视听手段,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打造立体多维的传播矩阵,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再次,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节、国际电影节等众多渠道,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用各种生动感人、充满烟火气的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世界意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产品展示出来,让世界人民都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欣赏其魅力,这不仅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国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还有助于培育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发挥文化自信的人民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自信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具体的存在,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所写,“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事实上,文化本身就是人活动的结果,人民群众在生活世界中如何表现自己,这片国土上的文化就是什么样的。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依靠群众的主动精神推进文化创新创造。

  具体而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尊重保护原创文化,尊重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鼓励更多优秀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作品;要加强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民文化创造、文化实践与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要鼓励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骨干文化企业这些关键力量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生产和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要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对文化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激励他们在国内外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主体,也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旨趣所在。通过文化产品的教育影响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唯物史观的终极目标指向。构建文化自信还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更加深入地巩固文化主体地位,凝结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与巩固主体性结合的强大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

  保证文化自信的根本方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集体,然后置身于这样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集体的存在是源于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说,个人从属于特定的社会阶级,这是人的存在形式。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个人,其观点、思想、理论等不可能完全超脱于他所在的阶级的经济利益,这也使文化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这清楚表明了坚定文化自信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的根本一致性。我们所提倡的文化自信要明确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避免盲目的崇洋媚外。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从历史的教训来看,苏联解体的众多因素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可见,坚持这一根本制度事关国家的兴衰与存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把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作为文化自信的灵魂与导向。其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可能早已出现,但是将之提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框架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除了是文化自信的提倡者,也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文化自信才具备良好的组织基础,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再次,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阻碍文化交流发展的因素,一些推行“文化霸权”的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社会。对此,我们要运用唯物史观关于阶级和利益的分析方法,认清错误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思想文化主导权,构建自主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力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文化自信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李 娟/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邓纯雪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