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提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丰富人类文化宝库的需要。应认真开展记录、整理、保存、出版、建立代表作名录及传承人名录等工作,同时努力挖掘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济价值,把保护与开发更好地结合起来。 与会者强调,大众的认知和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应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力度,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统一起来。一方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贯穿到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化和体系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短期展演、博物馆展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普及教育,为大众提供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增强其传承和保护意识。(李丽丽) |
责任编辑:梁艳红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