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做工精美的绣花鞋、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毛猴、一张张充满年味的杨柳青年画……春节期间,一场以展示非遗项目为主的《非遗品鉴会·年》在海信广场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作为春节期间非遗展示的重头戏,该项活动利用非遗的资源优势,与高端百货“嫁接”,为市民奉上一道风味独具的文化大餐。一方面,走近非遗,充分感受到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很多传统底蕴深厚的非遗项目正在遭遇“断档”的危机。为此,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等。 特色展示让非遗“活”起来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本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杨柳青木版年画”;市级非遗项目“杨柳青剪纸”“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区级非遗项目“工艺毛猴”;普查项目“传统手工布艺与刺绣”,现场由非遗传承人分别进行印绘、刺绣、盘扣、剪纸、民俗场景制作等传习演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托于活态传承,其中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技艺,是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彰显中华文明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凝聚中华造物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体现各族人民卓越创造力和雅致生活情趣的重要载体,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品鉴会·年》以中国农历新年为文化核心,调集了福本子、缂丝、蓝夹缬等展品,引导观众深入了解“印、绘、绣、盘、缝、纳”等一脉相承的传统技艺,展示千百年来中国普通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超群智慧。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志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春节期间,我们举办这样一个非遗品鉴会活动,彰显了非遗项目在年文化中的独特作用,让观众看到了一批天津市的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魅力。在半个多月的展示中,观者络绎不绝,成为今年春节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很多年轻的观众看过之后表示知道了什么是非遗,了解到非遗的重要性;一些上年纪的观众则表示非遗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不能在我们的手中断掉。包括我们请来的这些非遗传承人,看到有这么多人关注非遗,也信心倍增。通过这种互动,增强了传承人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明白自己手里的确实是好东西,应该一代代的传下去。对于我们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来说,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把非遗项目纳入春节文化活动,走进卖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非遗传承急需“后来人” 李志邦告诉记者,“后继乏人”是很多非遗项目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传统底蕴深厚的非遗项目正在遭遇“断档”的危机:“就拿老美华的纳鞋来说,现在会纳鞋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年轻人对这项技艺的兴趣也不大。” 对于李志邦的担忧,老美华鞋业总经理董建设也深有感触:“现在我们的老师傅中,最‘年轻’的也超过五十岁了。今年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补充年轻血液,而且要招大学生。”董建设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认为老美华这种制鞋技艺太过时,“他们宁可到大商场去卖货,也不愿来我们这儿。其实真正掌握一门手艺,远比干一些吃青春饭的工作要来得长远。”“传统手工布艺与刺绣”传人秘希桂今年已经74岁,她从几岁起就跟大娘学绣花,没有和专门的师傅学过手艺,所以也不收徒弟,怕教不好人家。不过,她还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手绣。“我的儿子和儿媳都跟我学会了绣花的手艺。我觉得这门手艺不能丢。” 李志邦说,目前非遗保护工作难度不小,一是各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二是一些项目在保护过程中传承做得不够坚决,“拿相声来说,很多人喜欢,也有不少年轻人爱说,但对于传统相声的传承比较少,颠覆太多。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先做好传承。现在很多相声演员都在走市场化,传承不够,已经没有了传统相声的原汁原味,失去了‘根’,相声的发展就很危险。此外,还有一些非遗项目正在面临失传,有的则只是局部传承,没能做到全部传承。” (作者 张帆 姚文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