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春龙抬头 土地复苏
发表时间:2012-02-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月二,龙抬头。

  万岁皇爷使金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

  保佑黎民天下收。

  潍县年画 

  

  “理发去吧!”农历二月初二,老北京人都这么说。每年这天,理发店的生意最好。都说“二月二,剃龙头”,年轻人有的遵循这个习俗,但大多数人并不讲究,更不认为这是一个什么重要的节日。事实上,“二月二”不只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而且由来历史悠久。经过历代的丰富和演变,留下许多独特的节日内涵。

   何谓“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的说法还跟节气有关。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介绍,“二月二”一般出现在“雨水”、“惊蛰”、“春分”三个节气之间,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惊蛰地气通”,随着天气回暖、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日渐活跃,开始出来活动。传说中的龙本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想象出来的,所以“龙抬头”就成为一种象征。再加上民间认为龙王是风雨的主宰,龙王一抬头,雨水增多,因此龙在二月二中的地位就更加特殊,也更稳固了。

  据考证,以“龙抬头”为节俗的“二月二”,大概始于唐宋年间,最终在元代得以定型并传承至今。记载最早的是元代熊梦祥《析津志》:“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既然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有很多活动和禁忌。比如吃“龙食”、剃龙头、引钱龙、避龙忌等,都与敬龙崇龙有关。所以,“二月二”也叫“春龙节”。

  南北方习俗截然不同

   “龙抬头”节俗在北方较为普遍。据当代民俗学者吉成名研究,南方的“二月二”则少有“龙抬头”的历史记载。与北方祭祀龙神不同,南方主要以土地神祭祀为主,即祭社,如在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不同,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造成的民间信仰的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人们把龙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南方地区相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于是自上古以来产生的祭社习俗在南方一直传承至今。

  但为什么选择二月初二祭土地神?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诞辰。对此,明朝的《月令采奇》和《闽书》都有所记载。有学者研究认为,明清以后,南方,至少长江流域一带,社日已被土地神诞取代,其日期也逐渐固定下来,在二月初二。土地神诞影响到社祭,成为古代社日习俗的一种延续,而社日的习俗活动也大大丰富了“二月二”的节日内涵。

  比如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就详细记载:“二月二日,为土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皆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俗称田公、田婆。”从明清以后的许多文献记载来看,社祭之日往往热闹非凡。主要活动有祭神祈福、宴饮、抢花炮、食社饭、看社戏等,借此祈丰年,求福祉。

  一个融合的复合型节日

   不过,“二月二”的节日内涵并不能简单地以南北划分为“龙的节日”和“土地神的节日”。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认为,从民俗学“层累”的眼光来看,虽然“二月二”的节俗传统定型于唐代,但是源头却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自古及今融汇了惊蛰节、春社日、填仓节、龙头节、中和节、挑菜节、花朝节等节俗。  

  这些节日大多已经消亡,但其内在的文化因子和外在的仪式活动,在消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被转移和保留在了“二月二”上头。

  比如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生日的节日。最早见诸唐人所作的《提要录》:“二月十五为花朝。”此后也有将花朝定为农历二月十二的。这个节日与自然时序有着密切的关系,后因“二月二”的兴盛,花朝节的赏花活动与“二月二”的习俗相叠加融入了进来。崇祯年间浙江《乌程县志》就记载了二月二赏花与社祭同时举行的景况:“二月二日,东西坊市为会,多以花丽相高,其间有露台,甚奇巧,然亦观上人好尚而为之。乡间于是日祭里社。”

  正是经过历代融合、不断演变,“二月二”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节俗。尽管在后世的演变中,它形成了南北截然不同的信仰习俗,但其共有的文化内涵是相通的,那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事太平。

  今天,在许多地区,“二月二”的节日习俗仍然处在继续变化的过程中。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推进,这种变化更多的是淡化。许多地方仅存了一些形式保留下来,如剃头、吃龙须面、吃猪头肉、撑腰糕等食俗,还有一些舞龙、社戏等娱乐形式,更多的习俗濒临消失,“二月二”的文化内涵也在被逐渐遗忘。(记者 郑娜)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