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声声传承中华文化
发表时间:2011-11-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吟诵周诗词吟诵表演

叶嘉莹先生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汉诗文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中国音乐的宝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价值。以“吟诵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吟诵周”近日在首都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本届由“中华吟诵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亲近母语研究院联合举办。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吟诵家叶嘉莹,台湾书院首席讲师辛意云等亲临现场。开幕式名师云集,场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观众齐聚一堂,踏上古老而漫长的吟诵之旅。

  守住文化的根脉

  随着乐声的响起,孩子们身着鲜艳的书童装登上舞台,让观众眼前一亮。《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伴着稚嫩的童声一一吟诵而来,别有一番风味。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在致辞中认为,要“通过吟诵文化的传承面向世界的时候坚守自己的文化,守住自己的根脉。”

  “我80多岁了还能在这里和大家谈诗论词,这全都得力于中国诗词吟诵的力量!”在中华吟诵周教育论坛上,叶嘉莹先生通过中西语言的对比指出:中国语言的“单音独体”形成诗歌特殊的美感,循环往复的音节表现出诗歌的美。她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对不同作品进行了解读,用吟诵展现了诗歌的美感和特殊韵味。

  来自全国各地的吟诵家、老师以及学生们带来的吟诵表演吸引了听众,其中克拉玛依第三中学表演的吟诵课堂剧让大家看到了少数民族吟诵的风采。他们抑扬顿挫的声音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美妙的境地,让人沉浸其中。

责任编辑:白 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00148&encoding=UTF-8&data=AAYbFAAAAAcAAB7oAAAAAQAe5ZCf6K-15aOw5aOw5Lyg5om_5Lit5Y2O5paH5YyWAAAAAAAAAAAAAAAvMC0CFHzp1sHpjy26vDiKSzp7-IiwTV6uAhUAixRwVeKw4lH8RoA0WbBh4RxKjy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00148&encoding=UTF-8&data=AAYbFAAAAAcAAB7oAAAAAQAe5ZCf6K-15aOw5aOw5Lyg5om_5Lit5Y2O5paH5YyWAAAAAAAAAAAAAAAvMC0CFBkBokCHDgFLjZfsnPCv091l1UK7AhUAi7tJ2ycQvXpR8TBg8lqA4_SD8xU.&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