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剧照 我生也晚,越剧大师袁雪芬在世的时候,虽然在演出场所看到过她,但是并没有特别关注她。2011年2月19日,大师仙逝,我看到了许多回忆、悼念的文字,聆听了《冰雪情操·芬芳艺术——怀念越剧大师袁雪芬》的讲座,观看了《品洁如雪·艺传芬芳——追思人民艺术家袁雪芬》系列演出,我开始追溯她的人生轨迹,研究她的艺术成就,并为她高远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折服。 从来不唱堂会 出生在浙江绍兴地区嵊县农村的袁雪芬,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但骨子里却有着绍兴人的“硬气”。初登上海舞台,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在认“过房娘”“过房爷”成风的梨园界,袁雪芬坚守“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人生信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凭艺术去赢得观众。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46年6月,“第一夫人”宋美龄到上海,点名要听袁雪芬的演唱,有人来请袁雪芬去“宋府”,袁雪芬回复:从来不唱堂会,不管是什么人,谁要看她袁雪芬唱戏,都请到剧场里来。 二十岁开创“新越剧” 1942年3月,袁雪芬因病停演回乡,10月应邀重返上海。重返上海之后要怎样演出?袁雪芬想了很多。 “我想越剧是粗俗低级的,若不改革必然会被淘汰,但如何改呢?我观摩了昆曲、京剧等其他戏曲,也一连看了几台话剧,感觉看话剧与看戏曲大不一样,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共鸣,尤其看到《文天祥》中文天祥就义时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台下一片掌声。台上与台下如此的共鸣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想,只有用话剧编、导、美、演一整套来改造越剧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袁雪芬的这种想法必须取得邀请方的同意才能展开,不少剧场老板愿意开出高薪来请袁雪芬,但是对于越剧改革却顾虑重重。最后在中间人的斡旋下,袁雪芬将自己应得的十分之九的包银拿出来聘请编剧、导演和舞美设计等人员来参加越剧改革,并与剧场老板约法三章:不拜客、唱堂会;不许闲杂人员进出后台,包括老板在内;不许干涉上演剧目,并要求剧场去掉诸如茶馆泡茶、抛毛巾等陋习,为演出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 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重新登台,开始了对越剧的改革。这年,她20岁。新越剧首演剧目为《古墓冤魂》,之后又演出了《断肠人》等30部新戏。1946年5月,她首次把鲁迅的名著《祝福》改编成《祥林嫂》,搬上了越剧舞台,受到广泛称赞,被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从一个调到一个流派 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的一场哭戏时,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绎,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在琴师周宝财的配合下即兴创造了“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音乐家刘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常有‘一个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而从越剧‘尺调’来讲,可说是一个‘调’发展了一个剧种。” 袁雪芬注重塑造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真实细致地表现其内心情感,为此,她广采博取,大胆创新,以丰富的音乐语汇创造出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越剧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时,她坚持从人物出发,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唱法上擅长以情带声、声情交融,并用细腻而多样的发声处理和润腔方法,使唱腔韵味无穷,独树一帜,使“袁派”成为越剧中的第一个流派,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丰富了越剧音乐的表现力,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戚雅仙、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都师承袁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发展,衍化出戚派、吕派、金派和张派,使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进入了流派纷呈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