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新,男,哈尼族,1970年12月生,云南省镇沅县古城镇桂海村大凹子组村民。自从2012年接下巡渠放水灌溉(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赶水”)这份差事后,为保障好230余亩农田生产用水,张德新每天坚持往返10公里“赶水”,一干就是11年。
一诺千金 揽下苦差事
“赶水”是哈尼族人祖辈传承下来的一项职业,赶水人的辛劳完全是出于责任。
2012年的一天,云南省镇沅县古城镇桂海村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会如期举行,老左沟作为临时会场,各家出一名代表参加。看到人已到齐,村主任说,村里老左沟放水的老陈因身体原因,不能再坚持,看谁能来接着干。自祖辈以来,老左沟承载着230余亩梯田生产用水,一听说老陈干不了了,大家都不免担忧起来,这可是关系大伙的吃饭问题。可被问到由谁来接任,却都三缄其口。谁都明白,老左沟沟长5公里,工作一天来回就是10公里。揽下这份苦差事,岂不是自找罪受吗?自家农活还干不干?一时间,气氛压抑。眼看这次村民代表会要“黄”,一个声音掷地铿锵:“我来!”话虽不多,却力道千钧。大伙儿循声望去,原来是平日默不作声的张德新。就他?开什么玩笑?望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张德新腰杆一挺:“我来,我能干好!”一句诚恳的承诺,托起了大大的责任和使命。自揽下这差事后,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兼顾好自家农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赶水”这份差事上。
无惧风吹雨打 守好良田沃土
张德新每天需骑行数公里到达老左沟的源头,再从源头顺沟巡查,一路清理沟里的树叶、垃圾,将沟渠的水引进村民的农田里。春冬季节,为了保证来年庄稼用水,要及时清理沟渠的枯枝树叶、杂草、坍塌掉落的泥土。阳春三月,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也是一年的最忙碌的时候,保沟渠通畅和引水放水是每天的“规定动作”。入汛后,赶水的任务更重,尽管是三面光沟渠,但沟渠会被树枝、泥石等堵塞而断流,甚至有沟渠坍塌的风险。因此,不仅在烈日炎炎的旱情高峰期需要巡渠赶水,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更需要巡查值守。张德新说:“白天还好,就怕夜里遇到暴雨。”有一天夜晚,下着大雨,张德新生怕大雨将沟渠冲毁,急忙跑去断水引流,在途经一段泥泞路时,不慎滑倒脚受伤,只能一瘸一拐在雨夜摸黑回家。有几次,老伴不放心,陪着他去,回到家两人浑身都湿透了。蚊虫叮咬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遇到毒蛇……。有一年,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沟渠的许多地方坍塌,村上给了他3吨水泥,他自己出钱请工人修好了沟渠。11年来,张德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风雨中奔走,泥泞的沟渠边到处都有他的足迹。
我愿一辈子都做个赶水人!
说起寨子以往因农田灌溉抢水和水渠清理引发的纠纷,村民直摆手,“争吵经常发生,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张德新上任后,扭转了一度以来村民因为灌溉用水不均造成的紧张关系,寨子也变得更加团结和谐。当问到一个“苦差”坚持干十几年,图啥?张德新说:“当时确实没有想那么多,答应了就应当做到,而且要尽力做好。”
一提起张德新,村民们都止不住地竖起大拇指夸赞。“张德新说到做到,是个信守承诺的人!”11年来坚持履行承诺的他,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当问到打算干到什么时候?张德新说:“我愿一辈子都做个赶水人!”(责任编辑:高晟寒 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