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Object]
邵凤成
天津
武清区
农业研究员扎根农村一线几十年 做现代化农田的守望者
发表时间:2023-08-21来源:天津市文明办

  邵凤成,男,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邵凤成长期扎根于农业农村一线,致力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和农民培训。邵凤成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扛起责任 落实嘱托

  多年来,邵凤成以深耕笃行砥砺初心使命、以脚踏实地做好农技推广、以真诚服务赢得真心赞誉,让先进农业技术春风吹拂雍阳沃土,让广阔田野载满丰收希望,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身贡献。

  以“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为指引,邵凤成牵头建成“武清种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武清区农作物种源种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多方走访对接,先后引进2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15位知名科研院所专家“入站”,聚焦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协同运作公关,累计培育作物优新品种(品系)1600个,实现品种快速迭代更新。

  以“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为指引,邵凤成针对农业生产中水肥无度、面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实际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让农田吃上“营养餐”,促进土地“减肥”又“增产”。

  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指引,邵凤成积极提升粮食生产过程“技术含量”。把在实践中总结的技术经验同武清粮食种植实际相结合,制定兼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武清区粮食“两高一优”栽培技术规程》,牵头指导建设6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先后培育10个示范基地、100名技术指导员、1000个科技示范户,带动全区粮食作物种植水平快速提升。

  涵养内力 激发后劲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掌握并应用先进农技是提升农业发展的强大内力。2016年,邵凤成推动建立了天津市首家农村创客空间——“武清农创工坊”,其重要功能就是培育新型农民。邵凤成作为农创工坊主要负责人之一,不仅手把手帮助28名“创客”土里掘金,为他们提供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结构布局、种植技术、金融链接、运营建设、媒体社交等多种服务,还给他们搭建了广阔平台。邵凤成还创建了4所“农民田间学校”,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现场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了把“一身本领”传授给农民群众,邵凤成把工作之余的精力几乎全都用在了培训教学上。如今,他又创建了“云上农业课堂”,组织编写指导资料,利用农村大喇叭等媒体循环播放,在网络平台开设农技直播课。

  培优创优 打响品牌

  常年与农民打交道的邵凤成,不仅关注农民朋友们种植技术中的问题,也关注着提高产量、品质的“后半篇文章”——农产品销路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武清农产品在对外发售过程中,大多是“单打独斗”,缺乏品牌竞争力和传播力。为此,邵凤成参与到“武清果蔬”品牌创建和打造。经过短短2年多的时间,“武清果蔬”已经进入北京、天津等十余家连锁超市的近千家门店。

  近年来,邵凤成又开始研究起如何让“果蔬”上网。他走村入户,手把手教群众学会从网上开店,到装修、标题、上传、理货、收款等整个流程,并为农户协调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来,短视频平台突然兴起,邵凤成再次抓住机遇,带领农民发展“网红”经济,挖掘培育农产品带货主播,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额。同时,邵凤成为农产品贴上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追溯它的“前世今生”。这种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生产者的“承诺书”,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了购买欲望和复购率。

  农业工作,离不开土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不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不管烈日当头、挥泪如雨,邵凤成从没有一点怨言。邵凤成说,“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在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努力耕耘、奋勇前行!”(责任编辑:周胜武 沈沛)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