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jpg
田得梅
青海
海东市
“90后”女起重司机专研技能16年 驾驶千斤吊机担起“大国工匠”
发表时间:2023-08-21来源:青海省文明办

  田得梅,女,1990年5月生,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天车班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第一线,先后参与拉西瓦、龙江、向家坝、万家寨、葛洲坝等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和白鹤滩水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逐渐成长为“国宝级”技工。田得梅曾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

  以青春之我 铸“大国重器”

  随着地面指挥人员一声清脆的哨音,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开始吊装。接到起吊指令,中国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田得梅启动操作杆,悬空架在厂房两侧的两台黄色钢架结构桥机平稳地起升到5.8米的预定高度……这是2020年8月,白鹤滩水电站1号机组转子吊装工作现场。作为水轮发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转子是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约2100吨,需由左岸地下厂房内部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要保持步调一致,转子和定子间隙仅有51毫米调节范围,即使出现1毫米的操作误差,都可能会给转子带来晃动,甚至与定子发生碰撞,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桥机司机田得梅深吸一口气,尽管存在视线盲区,她依旧保持沉着冷静,耗时77分钟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

  1990年5月,田得梅出生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上山城村的一户农民家庭。17岁技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国水电四局拉西瓦水电站工作。田得梅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上桥机室的情景:那一年,在开建仅一年的拉西瓦水电站,还没有修建专用的铁梯,上桥机室需要攀爬凌空插入的脚手架。她紧紧跟着师傅,一步不落地往上爬,丝毫不敢往下看一眼,生怕自己手一松就掉下去。“开桥机和开汽车是一样的,不同的司机给乘客带来的乘坐体验不同,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开桥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师傅的话,在田得梅心中埋下了“平稳驾驶”的种子。以后的每一次吊装中,田得梅都在思考着:如何把这些特殊的“乘客”安全地吊送至指定区域?

  2平方米不到的桥机操作间里,田得梅不断学习与总结:手动换挡时要注意逐挡增加或减少,接近吊点时判断距离提前减速,开关按钮和操控手柄时动作一定要平稳……每次总结出一个驾驶技巧,田得梅都会继续摸索直至完全掌握。凭借日积月累,田得梅总结出了“眼看、耳听、鼻闻、脑想、手脚动”的操作技巧。

  2019年10月,中国水电四局白鹤滩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成立。项目初期,作为项目部唯一的桥机工人,田得梅经常两个桥机换着开,以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时长,在短短几周时间里,完成了项目前期材料设备倒运和场地清理等工作。“不仅要会‘驾驶’桥机,还要学习如何维护和保养它。”在工作一线中,田得梅开过很多桥机,但只要遇到什么问题,都需要联系专门负责检修的同事来处理。“要是我自己也会做这些了,是不是效率会更高?”于是,下班后的田得梅多了一项活动:跟着试验室的同事,学习桥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实干成就梦想 平凡彰显不凡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先后参与完成了18台转子吊装,逐渐成长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完成巨型精密装置吊装的桥机司机。“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传承好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田得梅说。

  田得梅今年33岁,虽年纪不大,可她却是团队中的“老人”了。工作16年来,她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劲头,辗转奋战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一线,奔波于各个项目高难度吊装工作现场,先后参与完成了18台转子吊装,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宝级”技工行列,亲历并见证着我国水电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名“90后”工人,田得梅在天车上吊装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责任编辑:黄舒雅 管齐忠)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