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斌,男,1980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派驻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樊文斌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投身帮扶工作,与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樊书记的乡土情
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是一个在大山环抱下的小山村,平均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协隆村下辖3个社302户819人。2021年6月,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继续向甘德县协隆村选派驻村干部,樊文斌接过接力棒,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驻村一年多,他想得最多的就是“为什么驻村、驻村干什么、为村里留下些什么”。“这几天都没抽出时间去村上的更协和夏知家看看,明天赶早该去看看了。”樊文斌笔记本电脑上还闪烁着编辑了一半的慰问方案,里面的帮扶名单、帮扶计划,都是这一年多走访慰问统计出来的。
驻村以来,樊文斌舍弃小家、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实处。为增进村“两委”班子团结,主动与村干部谈心交心、打成一片;在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上想方设法,积极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在深入群众、服务村民上用情用力,努力排忧解难、促进和谐……这些辛勤努力,协隆村的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樊书记的小“福本”
樊文斌的口袋里有一个被村民称作“福本”的小本子,里面不光记录着惠民政策,更多的记录着全村农牧民的家长里短。“这个本子记录的是‘民心账’,也装满了他和协隆村的点点滴滴。”樊文斌说。
牧民更协家,家里人口较多,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尚未成年的孩子,相对来说负担较重。樊文斌的本子里记录着他家的基本情况,全年的经济收支都做了详细计算,下一步要怎么帮扶,下一年会有什么起色,字字句句无不透出他对牧民的情。家里年龄最小的叶加每次见到樊文斌都要缠他一会,坐在他的腿上,樊文斌讲述自己当兵的故事是叶加最期盼的,向前看、向左看、正步走,小家伙跟随指令还有模有样的。“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叶加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小小的心愿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萌芽了。
走进孤寡老人扎格家,樊文斌立即撸起袖子干起活来,打扫卫生、收拾家务、检查老旧线路,屋里屋外团团转,他已然把自己当成家中的一员。慈祥的阿妈端着热腾腾的奶茶满屋子跟着樊文斌,看到他不小心划破皮的手,眼中满是心疼:“我的好孩子,你歇歇喝口茶。”
“我把协隆当成自己的家,我就是这个家的一员。我思考着种种能够帮助他们的方法,努力协调各部门给予帮扶倾斜。我更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我有责任照顾好这个家。”樊文斌说。
樊书记的帮扶路
走了多少路自己的脚知道。一年的时间,樊文斌走遍了协隆村的山山水水,早已对村里的发展现状烂熟于心。
反复思考、研究、论证,为了拿出一个行得通、成本低、见效快的帮扶方案,樊文斌和队员白天在合作社想点子、找对策,晚上到牧民家里交流谈心,最终确定村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的帮扶方案。
“万亩饲草基地”作为甘德县标准化的牧草种植基地和草产品加工基地,樊文斌积极对接协调,争取到种子、肥料等物资,从播种到收割,饲草基地里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村民们说,当地养殖业风险大,“如果牛没了,就得自己认倒霉,对于小家小户真是天大的事。”
为了给牧户吃上“定心丸”,进一步增强畜牧养殖风险保障能力,樊文斌协调购买牲畜保险,最大程度保障农牧民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这更增强了牧户持续发展的信心,有力推动了牦牛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通过跟上级单位沟通对接,争取“金秋助学”“党群服务中心”“宾馆维修改造”等项目多达11项。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暖了老百姓的心,村里老党员、老百姓由衷地对这位“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驻村,要给村里留下什么?要留下一个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要为村里留下富民产业,要留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樊文斌说。
从铁建工程师到驻村第一书记,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樊文斌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在乡村振兴路上,忠实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责任编辑:黄舒雅 管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