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Object]
管仕忠
上海
崇明区
村支书扎根基层45载 实干兴村助振兴
发表时间:2023-08-30来源:上海市文明办

  管仕忠,男,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他奋战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扎根在乡村近45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以农村发展为抓手,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大胆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昔日的海岛贫困村,通过思维“破圈”、内容“扩圈”、项目“出圈”,成功解锁网红村的“流量密码”,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管仕忠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荣誉。

  加强文旅融合 搭建生态“富民”廊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带领村民共奔小康是管仕忠最大的梦想。推行村规模化经营,实施“三份钱”管理模式。为带领百姓增收致富,他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全村实现98%的农业土地流转,让村民收获“流转钱、分红钱、工资钱”三份收入,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积极招才引资,探索村级生态产业链。先后引进6个规模化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探索出集生态养殖、水果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民宿 ”为一体的农旅文融合发展新路子。他积极与同济大学“设计丰收”团队合作,开展“桃花村试验”,以“民宿”的理念发展创意民宿。探索打造百亩绿色水果采摘园、生态循环共生农业,形成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旅结合的特色。并结合花卉产业发展,引入牡丹园成功培育百亩牡丹,并与农户联动,收购其在庭院种植的牡丹花,灵活创新致富路径。“农园”变“花园”之际,引入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变农村“产品”为“商品”。打造示范“样本”,新业态注入新活力。在节假日期间,均瀛·仙桥中心每天生意都红火爆满,这个由企业入驻自主经营的小镇成为了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乡村振兴示范村不能做成‘标本’,必须成为实实在在能发展的‘样本’”。管仕忠为了成就这个更好的“样本”,在均瀛·仙桥中心周边提前布局,设计了党建文化园、儿童乐园、百姓舞台等,提前为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厚植文化底蕴 绘制“智民”画卷

  为了让村民享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管仕忠带领干部和村民双管齐下,实现了环境美、民风淳两手抓、双丰收。环境治理“四大工程”。实施“治水”工程,开展“耕地修复”示范工程,启动“美绿”工程,推进“绿色生活”工程等,构筑“自然生态美”。家风家训蔚然成风。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带头树立好家风好家训、涵养好作风,并向村民征集好家风好家训500多条,在玉兰公园、自家围墙、村游客接待中心等多处进行展示,以此促进村民自省自查,带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移风易俗改变陋习。党员干部担任“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成员,以上门宣讲、印制倡议书、张贴公益广告等方式,做实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推动移风易俗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集美仙桥村民积分制”管理细则,有效遏制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党群活动宣传先进。依托学习教育、非遗培训、我们的节日等各类党群活动,通过讲经历、谈感悟、写心得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全国劳模、市三八红旗手、最美崇明人、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身边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用榜样故事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坚守为民职责 书写“惠民”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基层治理者。管仕忠注重党建引领,抓实支部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支部党员划分到各个网格,组建党员先锋岗,通过党员“1+N”联系服务村民活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注重民生保障,解好百姓困难事。在任村书记的33年中,管仕忠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办事公道,处处为老百姓着想,高度重视村民心声和诉求,扎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强化民生保障助推乡村振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近五年,仙桥村村民就业率已达97%、医疗参保率100%、养老保险率100%。修建特色点位,打造休憩新去处。以“党建引领创新,创新促进发展”工作思路建设党建文化园,作为党员教育、群众学习的新阵地、新窗口。推进“15分钟体育圈建设”,沿着前竖公路,新建宽2米,长750米的市民健身步道,打造“家门口的好去处”。搭建“仙桥舞台”作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交流互动平台,展示新时代精神,体现区域性特色。打造仙桥村“儿童乐园”,铺设山洞、秋千、滑梯等各类娱乐设施,脚边野花、远处田野遥相呼应,为乐园增色添味。(责任编辑:周胜武 顾艳丽)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