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希明,男,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不懈综合治理沙害,将传统治沙和科技治沙相结合,在中卫西北部沙区形成了一道守护中卫的绿色屏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旅游、工业、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唐希明曾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绿色生态工匠”、“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等荣誉。
回乡治沙 只想后代不受沙害之苦
32年,参与治沙造林80余万亩,面积与7.5万个标准足球场相当……这是唐希明与腾格里沙漠打交道大半辈子留下的印迹。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区,曾因沙丘高度超百米而得名。沙坡头所在的宁夏中卫市,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刚吃完早饭,唐希明把碗筷一推,背上饼子和水,出发赶往腾格里沙漠。“这一出门,就要干到天擦黑才回家,算下来,一天要在沙漠里待差不多10个小时,赶上大规模植树季,时间会更长。”这样的工作节奏,唐希明已经坚持了32年。
“一刮沙尘暴就遮天蔽日,喝完汤碗底都能留下一层沙。”体会过沙害之苦的唐希明说,他当年最期盼的就是考大学去南方,离开这个“破地方”。然而,选择就读林业专业的唐希明却在完成学业后扎根家乡防沙治沙,一干就是30多年。“其实初衷也很简单,就是想用学到的知识把家乡的环境变个样子,让后代不至于再受沙害之苦。”他说。
工作之初,唐希明像一辈辈宁夏治沙人一样,用扎麦草方格的方法牢牢锁住肆意流动的沙丘,再向一米见方的草方格里播撒草籽、栽植树苗,等待它们深深扎根,长出绿色的希望。干沙层动辄二三十厘米、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在沙漠里等待生命萌芽,过程艰苦而漫长。回想起2013年治理一片沙区的过程,唐希明说,前后三年种了4遍,成活率只有70%。第一遍栽下的容器苗,到第二年开春几场大风过后,沙漠里只剩容器不见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那时候,我愁得晚上睡不着觉,这沙漠就像生命的禁区,咋能把树种活呢?”在一遍遍的尝试中,唐希明发现了问题所在——沙漠里的干沙层非常厚,用铁锹植树栽得浅,树苗很难吸收到深层水分,一旦禁不住夏季高温就会干死。唐希明琢磨许久后,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插进沙土就会形成距离沙面50厘米左右的深洞,而工具底端的卡口可以卡住树苗根部,将根系直接送入50厘米深的湿沙层,几秒钟就能栽好一棵树,也无需额外灌水。
办法虽“土”,成效不小。这种工具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造林劳动成本节省近一半,造林效率提高一倍。2017年,这个“土发明”有了专业名称“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发明专利,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
绿色实践 用科技筑起生态屏障
近10年来,唐希明越来越觉得,治沙造林不仅需要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比如,在草方格里栽种沙生植物,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既是个技术活儿,也是笔精细账。一亩沙地可以扎667个草方格,但工人们只选择1/3进行栽种。因为当地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2000多毫米,水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这几年的试验,发现栽多了,水量不够用,过两年树就死了;栽少了,又不能有效发挥固沙作用。”唐希明说,用试验结果指导治沙实践,治沙植绿更加科学,也更加高效。一线的治沙造林人坚持与科研院所合作,既用土办法总结经验,也从科研成果中获得助力。他们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荒漠化环境生长的树木,总结出“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水造林、以水定绿”以及乔灌草合理配置等经验,有效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伴随科学治沙、科学绿化等理念的提出,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力量投入防沙治沙,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如今,中卫市168万亩沙漠已治理约90%,唐希明参与的就超过73万亩。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腾格里沙漠沙线被逼退25公里,绿色长廊保障了包兰铁路畅行无阻,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当地人也通过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我组织起一支300多人的队伍,为他们培训造林专业知识和技能。每人每年通过到各地参与治沙造林可增加6万元左右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此外,唐希明还引导当地人种植沙葱和经济林,“沙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沙治沙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学会利用沙漠资源,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沙漠牧场、光伏发电等产业,形成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责任编辑:黄舒雅 包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