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814661352880847.jpg
阮洪兰
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好弟妹照顾残疾姑姐30载 传承孝悌好家风
发表时间:2023-08-23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阮洪兰,女,1970年4月生,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平堡村村民。30年前,阮洪兰得知丈夫有一个先天瘫痪且智力不足1岁的姐姐,没有嫌弃丈夫家中负担重,毅然加入了这个家庭。结婚后,她主动担负起照顾残疾姑姐的责任,每天尽心照料姑姐起居,耐心喂她吃饭、穿衣,帮助处理排泄物,尤其是姑姐生病住院,她24小时陪伴左右。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姑姐身体健康,身上从未有过异味和褥疮。在阮洪兰的影响下,后辈们孝顺长辈、相互关爱,孝老爱亲的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

  “我不嫌弃她”

  进入阮洪兰家的老房,第一感觉便是温暖,木屋虽老,但在阮洪兰的悉心布置下却格外具有温情。由于身体原因,阮洪兰的姑姐总是安静地呆在火炉旁。家里炉膛中的柴火除了盛夏时的3个月,其余月份都保持燃烧。

  30年前,阮洪兰得知丈夫有一个先天瘫痪且智力不足1岁的姐姐时,没有嫌弃丈夫家中负担重,反倒安慰他,让他放心,只要勤劳、家庭和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结婚后,阮洪兰从视力一级残疾的婆婆肩上扛下了照顾姑姐的担子。

  每天早上她都准时生火,然后为姑姐换尿布、穿衣,再把姑姐从床上抱到火炉旁的木椅上,木椅垫着厚厚棉絮,让姑姐坐着舒适。阮洪兰为姑姐梳洗、做饭,之后便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陪姑姐吃早饭。在阮洪兰精心照料下,姑姐身上从未有过异味和褥疮。当别人问她为什么对姑姐那么好时,她说:“我们都有困难的时候和老去的一天,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答应了婆婆照顾姑姐,就一定要守承诺!”

  “她是我亲姐”

  2018年,阮洪兰的公婆相继去世。有人劝说阮洪兰将姑姐送到敬老院生活,由于担心姑姐不适应环境,阮洪兰当场拒绝,她说:“她是我的亲姐,交给外人不放心。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绝不落下姑姐一口!”这就是阮洪兰发自内心的朴实想法。

  2021年初,姑姐感冒高烧不退,阮洪兰心急如焚,给姑姐喂药、打点滴的同时,早晚用中草药为其泡脚,整宿在床边照看,她和家人24小时不间断值守。经过悉心照料,姑姐逐渐康复,但近10天的折腾,阮洪兰也明显瘦了一大圈。

  阮洪兰的付出,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他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古言在阮洪兰身上不灵验,阮洪兰照顾姑姐的细心和耐心,比大多数人家的儿媳照顾婆婆都好得太多。阮洪兰侍姐如母的事迹在平堡村广为传颂,成为教育年轻一代孝老爱亲的标准“活教材”。

  “亲情更重要”

  2012年,远在广东务工的小叔子昏厥在工作车间,送往医院查出患血液型扩散脑膜炎,急需一大笔治疗费用。得知消息后,面对高额的费用,丈夫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向妻子开口。阮洪兰看出了丈夫的不安,便主动询问,了解事由后,她将家里所有积蓄拿了出来,盘算一番仍然不够,当即做主把家中仅有的一头耕牛和一匹驮马卖了。阮洪兰和丈夫将卖牲畜的6000元和积攒多年的14000元义无反顾地捎给了弟媳,小叔子及时得到了救治。

  2018年8月,收到本科录取通知书的侄儿一筹莫展。原来,阮洪兰的小叔子虽病后复工,但身体大不如前,技术活不会,重活干不了,收入相对较少,弟媳因早年车祸导致腿部残疾,行动迟缓,加之检查出身患慢性病,小叔子一家生活并不如意,所以侄儿有了放弃就读大学、外出务工的念头。得知兄弟一家的遭遇和侄儿的想法后,阮洪兰立即让丈夫带上钱交给小叔子一家,用于弟媳治疗和侄儿的入学费用。

  “亲情更重要,有钱买不到亲情!钱没了可以再挣,亲人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在亲人面临困难时,阮洪兰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善”是阮洪兰家传递的好风气,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儿媳勤劳能干、为人热情实诚;女儿善待公婆,从未和家人闹嘴红脸,生活美满;孙子孙女从小聪明懂事,经常代替奶奶给瘫痪的姑奶奶喂水及水果,把最好的先拿给姑奶奶享用……在这个祖孙三世同堂的小家里,孝老敬亲的接力棒正悄然传递。(责任编辑:高晟寒 赵来睿)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