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Object]
施炳缘
江西
吉安市
退休工人眷恋乡村 20余年坚守续写“第二故乡”情
发表时间:2023-08-17来源:江西省文明办

  施炳缘,男,1951年6月生,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湖陂村村民。施炳缘出生、成长在上海,却把一腔热情洒在江西乡村。1970年,施炳缘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吉安县前岭湖陂大队工作3年,从此与这片红土地结下不解之缘。2002年退休后,他从上海返回吉安县助力乡村建设,这一呆就是21年。在村内办书画班,帮助孩子们练习书画,免费教村民识字……他如一棵大树般扎根乡村,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让乡村大变样。施炳缘曾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初到村 脱胎换骨融于民

  1970年,19岁的施炳缘第一次离开父母,响应号召,从上海来到吉安县前岭湖陂大队小山村工作。临行,父母交代,在村里要和村民打成一片,把他们当一家人,把村当自己的家。当施炳缘风尘仆仆初到村里的时候,一切都觉得好奇,觉得新鲜。但好奇和新鲜过后,很快就发现,这里的群众长年累月辛勤劳作,却不富裕;男女老幼热情淳朴,却无文化。从此,便认定这里就是自己要倾其所学所能,努力改变的地方。但要改变这里,首先就得改变自己。

  平日里,施炳缘在与农民同劳动同吃住的同时,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研究各类农具的使用、制作方法。当时,村里有一对孤寡老人,因住的板屋年久失修,一侧板墙已严重倾斜,岌岌可危,由于请不起木工,便来求助于施炳缘,施炳缘二话不说,不但为其修复了危房,还为二老修好了塌陷的木床。自此以后,许多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都会找到他,施炳缘依然是无偿提供帮助。大到橱、床、桌、椅,小到锅盖、搓衣板,装个锄头柄、安个柴刀把,他总是有求必应。看到村民们理发存在困难,很多村民都是自己拿剪刀随意修剪一下,施炳缘就学习理发技术,利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块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开始免费帮助村民理发……

  再回乡 文教兴村智予民

  虽然1973年施炳缘返回上海工作,但他早已把湖陂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2002年,施炳缘回到湖陂看望乡亲,当他看到山里的孩子缺乏艺术熏陶,书写能力较差,决定用自己的书画特长帮助孩子们练好书画。他购买了一块黑板,自己动手打造了10多条双人桌,免费在祠堂里办起了“写好字,做好人”的汉字书写辅导站,第一天来了20多人,第二天来了50多人,越来越多的孩子来上他的课。当得知村里很多妇女没上过学,施炳缘就在祠堂里办起了扫盲班,免费教她们识字。4个月后,因家中有事,施炳缘不得不回上海一趟,他一大清早就准备坐班车出村,早已得知消息的村民在冬日的寒风中为他送行,送行队伍绵延近百米,村民们争相自费到小卖部购买爆竹燃放,用最高的礼仪欢送施炳缘。孩子们争先恐后的问:“施老师,明年您还会回来吗?”施炳缘望着纯真的孩子和质朴的村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他高声对大家说:“我去去就回来,以后我再也不走了,和大家一起建设乡村”。

  为实现自己的诺言,2003年,施炳缘再次回到湖陂,开始义务给孩子们上课。为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各类简易的少儿文体器材,自费购买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和各种棋类,供孩子们娱乐玩耍,寓教于乐,孩子们更愿意听他的课了。2010年,前岭小学邀请施炳缘到学校助教,每周两节美术课,开办书法兴趣小组,无偿辅导学生,使更多的学生能接触到专业的书法美术知识。

  沉下身 重塑乡村精气神

  多年来,施炳缘免费为敖城4所小学、2所幼儿园修缮教学楼,美化校园环境,资助了5名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积极筹措5万元教育基金,全部用于改善敖城的教育事业,为敖城奉献力量;捐建了近150平方米的公用水泥坪,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无偿修缮美化了2个祠堂、3座村庙……村里前几年开展了新农村项目建设,施炳缘主动找到村委会,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村上的小广场内雕刻石像,在村内的防护围墙上绘制精美的图画,为村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展现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群众在脱贫之余提升精神内涵。

  2020年,村里为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增加群众收入,准备打造湖陂展览馆和文化街。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时因病在上海治疗的施炳缘坐不住了,他不顾家人反对,拖着病躯重新回到村里协助展览馆的布展和文化街的设计工作。施炳缘从家里找出了当年理发使用的工具等物品,积极联络当年的伙伴,号召他们捐赠老物件,由他全部带回湖陂。施炳缘整日在馆内忙碌,帮忙设计展厅、研究物品摆设布局,走村入户找寻具有湖陂特色的物品,在展览馆的外墙上绘制图画、标语。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美工基础和泥工、木工、油漆工等技能,为文化街设计制作了大量作品,从门匾店招到大小墙绘,从竹木结构的牌坊凉亭到水泥雕塑的村标。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展览馆和文化街的建设,为湖陂的乡村旅游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添彩。

  艺术融入乡村,村子变美了,村民精神也“富”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施炳缘用自己的双手和才华,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责任编辑:刘朝灵 汪增泽)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