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Object]
付俊琳
天津
南开区
心理健康教师投身志愿服务 点亮孩子心窗的灯
发表时间:2023-08-21来源:天津市文明办

  付俊琳,女,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校内,她是学生和家长的知心人;在校外,她积极参加心理热线服务项目,为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付俊琳曾荣获天津市“六个一批”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守护“小树苗” 寓教于乐助成长

  20年前,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付俊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便开始自费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成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校内守护着“小树苗”的健康成长。

  “这孩子我不管了,管不了!天天玩手机,网课也不好好上!”线上教学期间,一些家长在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家长越来越焦虑,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差。每次遇到这样的求助,付俊琳都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耐心帮助家长与孩子解决问题。“线上教学,一些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家长尽量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网课环境,提升学习‘沉浸感’。”付俊琳说,家长可以专门在家里设置一个学习氛围浓的网课区域,孩子也最好穿上校服、戴上红领巾,“在餐桌边穿着睡衣上网课,想效率高也难呀。”

  多年来,她深入社区义务开展心理咨询、公益讲座,同时,她注重寓教于乐,带领志愿者排演心理情景剧,她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联合社区进行公益展演,通过互动表演教会孩子们如何有效沟通,控制、调整负面情绪。一位家长在观看心理剧后说:“看完心理剧才知道,不会调整负面情绪,原来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大!”多年来,付俊琳深入社区开展公益讲座、亲子活动、心理剧演出等200多场次,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

  撑起“大雨伞” 遮风避雨护童心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语录,也是付俊琳志愿服务的真实写照。她不但在学校里是学生的知心人,更在校外建立“点亮心窗的灯”,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模式,将小爱延伸到社会成为大爱。

  一天深夜12点多,已入睡的付俊琳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的男孩语音慌张、呼吸急促,还伴随着刺耳的车流声和喇叭声。付俊琳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危险,首先说到:“孩子,别怕,有阿姨在。”男孩歇斯底里地大声吼道:“我不想活了,这个世界上没人爱我……”随后他哭诉:从小父亲总是和他发脾气,动不动就拍桌子、辱骂,甚至暴打。这天,他父亲的一句“我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没用的东西”深深刺痛了男孩的内心。他晚上偷偷走到大马路上,蹲在马路边,看着路上的车流,他真想冲上去。就在心理即将崩溃时,他拨通了付老师的电话。“好孩子,这么多年你怎么熬过来的!阿姨太担心你了,找个安全的地方,我们谈谈。”付俊琳安慰道。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沟通后,男孩倾吐了压在心里十余年对父母的埋怨和不解,离婚后暴躁的父亲,离家后再没来看他的母亲。最终,男孩平安回到了家,一次生命的危机被化解。她对待每一次心理求助通话都全力以赴,因为她知道这也许是求助者最后的希望。

  建起“小驿站” 微光汇作满天星

  每个志愿者就像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当更多的小星星聚在一起就是一道闪亮的光,付俊琳就是凝聚那道光的人。付俊琳每周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在南翠屏公园准时开展“小文明,大美丽”志愿服务活动,从“一杯热茶暖人心”到“河湖守望、志愿哨兵”,从“心肺复苏初体验”到“宣传红十字三救三献”,她用自己的大爱感召着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一位老兵来到志愿服务台,付俊琳送上一杯飘香的热茶,看到水气浮在杯口,他感叹道:“这杯冬日的热茶,不但暖身更暖心呀!”;一位常跳广场舞的大姐,经常来听付俊琳讲解“红十字三救三献”的具体内容,决定在百年后捐献遗体;一位退休的公务员,喝完热茶后,非要资助服务项目,付俊琳说:“钱我们不能收,群众的热情却是对我们志愿者们一百分的鼓励。”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付俊琳就像“小文明,大美丽”志愿小屋旁的那颗志愿树一样,在沃土里深深扎根,迎着阳光茁壮成长,散开枝叶为他人遮风避雨,默默坚守春夏秋冬。(责任编辑:周胜武 沈沛)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