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间少一点怨恨,多一份温暖;让世界少一桩纷扰,多一刻温情”,这是赖水顺的座右铭,也是他追求的目标。5年多来,他共受理拟诉讼民商事纠纷案件2056件,结案2033件,占受理纠纷的98.52%;其中,成功受理226起重大、疑难、复杂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2%,妥善处理近300起群体性案件。 在漳州的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有事找“老赖”,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看到这里,也许您要问,这位“老赖”是何许人也,“能量”如此之大。其实,他只是靠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和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热情赢得了漳州市民的口碑,他便是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主任赖水顺。 面对漳州百姓的说法,赖水顺,这位53岁的转业军人,显示出了腼腆,他说,我工作的秘诀其实就是一双眼、一对耳、一张嘴、一个脑袋、一点智慧。 2007年8月,经漳州市综治委牵头,漳州市司法局与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芗城区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后升格为“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新的调解机制,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进行对接,综合二者优点。此举既减轻当事人的诉讼之累,也有效地节约了审判资源,为福建省首创。 调解中心成立四年来,成绩令人欣喜。四年来,赖水顺及其团队共受理拟诉讼各类纠纷案件3238件,涉及金额达2.78亿元,结案3189件,调解成功1989件,调解成功率达62.3%。 “这些纠纷大多是经层层调解无效后,才转到调处中心。”市司法局局长兰宜奎说,“这个成功率来之不易。” 四年来,赖水顺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和技巧,创造性地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者结合起来,总结出“六六调解模式”,开创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和率先开展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解决的“漳州模式”。 调解纠纷,在内行人眼里,属于最难接手的工作。而对赖水顺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坦言,其实刚开始他也彷徨过,但是军人出身不服输的性格让他毅然决然的坚持到今天,这一干就是4年。 四年来,赖水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漳州市信访先进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和“感动漳州人物”。他和他的团队在市综治委、司法局、法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四年两度突破。2007年,完善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机制;2009年,建立了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解决的“漳州模式”。他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更是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家庭纠纷、商业纠纷、医患纠纷,四年来,中心受理的纠纷案件涉及面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 特别是医患纠纷,如由卫生行政部门出面调停,难免有“父审子”之嫌,如由当地医学会组织各医院专家进行鉴定,容易让患者认为是“自家人鉴定自家人”。在诉求渠道不畅通的同时,“医闹”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何不让调处中心扮演“第三方”的角色,介入医患纠纷调解?赖水顺的探索得到了漳州市司法局、卫生局的大力支持。2010年,在调解医患纠纷中,调处中心创造性地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全省首创“漳州模式”。实践证明,调处中心以“第三方”的角色介入调解后,很快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两年多来,中心共受理了医患纠纷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九成。 诏安县南诏镇患者李某于2008年12因食道癌及原发性高血压入住漳州市某医院,2009年1月进行手术后出院。期间又三次到市医院住院行放、化疗治疗。2009年6月再次入住漳州某医院,2009年9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向医院方提出近82万元的医疗损害赔偿款。 医方认为,医院不存在过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医患双方的立场十分对立,李某的家属情绪激动,组织25人到医院办公室围堵,并聚集百余人到医院大门口,扬言若不满足其要求就要游行示威。 赖水顺闻讯后,及时赶到现场耐心劝解死者的亲属和前来帮忙的人员,告诉其不能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若造成不良后果将承担法律责任。他将李某家属带到调解工作室,进行耐心而细致地分析,讲明死者生前患有食道癌的客观事实,李某子女等亲属为保全尸,不愿意进行尸检,致使尸检无法进行,因此建议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框架内提出合理的赔偿数额,以此促使与医院方达成共识。同时,积极做好医院方的协调工作,要求医院方查找不足,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过错,拿出诚意,尽快解决,杜绝推拖。 最后,历经43小时的反复调解,双方达成了共识,医院方愿意支付李某法定继承人适当的补偿金,并于当天履行了赔付义务。至此,一场医患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实现案结事了。 时常有人问他:“这么多年你是这么坚持过来的,为什么独独你获得了成功?” “先得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赖水顺干净利落的回答道。(供稿:中国文明网联盟漳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