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先后离去,使和睦的一家变得支离破碎。高敏面对的不只是生活上的艰难,还有弟妹的教育成长。这时做为老大的高敏只有十二岁,四个弟妹中,最小的也只有五岁。这样的年龄,别的小孩子还是在向父母撒娇的时候,然而高敏却要担当起家长的重任,成了五口之家的顶梁柱。一位好心的老师想把她小妹送给人家收养以减轻她的负担,家都找好了,但高敏没有同意。因为“家”在她心中已经不是所谓的房子、固定的地方,而是四个弟妹在她心中构成的“概念”,她不想让“家”再残缺不全。 位于滁州市紫薇小学两侧一条狭窄的巷子,一个小院最里面一间20平米左右的平房,就是高敏的“家”。这个“家”是高敏租来的,一个月70块钱。一个橱子、一套旧柜子、几个旧凳子和搭配的“书桌”、一个铁架支起的板台子、一张大床、一张小床就是“家”全部的家当。为了维持生活,高敏开始了她的“创收”之路。最先,她想到的是捡破烂,每当天黑,高敏便带着妹妹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工作”。用她们的小手在别人的废物中不断寻找能够换钱的东西,就这样每天都能有一些收入来补贴家用。临近春节时,她又去批发几箱橘子,到市场上去卖,一个寒假下来,都会赚到一些钱。这些苦都没什么,让她感到很欣慰的是,弟弟妹妹都很争气,成绩总在班级前列。 后来她们的事情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她们所在的学校相继减免了学杂费用,政府给她们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居委会的叔叔阿姨时常给她们送来生活用品。有了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才没有倒下。“只要努力,什么都有可能!”,是她高中的班主任,一位好心的地理老师给了她鼓励。2005年高考后,高敏顺利地考入滁州学院。如今的高敏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自己钟爱的三尺讲台上进行着爱心的传递,用心爱工作,用心爱学生,正在用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回报社会。(供稿:中国文明网滁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