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一个名叫鸡姑村的地方,散散落落十几户人家的村里头一幢三层小楼是一家中西医结合诊所,诊所的主人就是年仅 27 岁的村医吉学忠。看着屋里屋外人来人往繁忙的场景,让人很难想象这会是一家远离城市近百公里的山村诊所。
吉学忠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从小就受到医学知识的熏陶,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骨科医疗技术。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后,吉学忠认真研读骨科相关书籍,不断总结祖传三代的骨科医疗临床经验,于2009年1月23日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治疗骨折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证书。 “一般的骨折,经过我45天左右的治疗后,患者就能进行肌能锻炼……”谈及医疗方法,吉学忠娓娓道来。 吉学忠的精湛技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肯定。 “我们那里有个人叫李贤龙,当时摔断了右肘,在我们那里的医院治疗好久都没效果,手差点就废了,是到吉医生这里来治疗后才恢复的。我们村好几个人都在吉医生这里看过病。”来自镇雄县的患者赵泽政说。 “多亏吉医生的医术好,我的手才得以康复。”鸡姑村群众王先福一边用手演示一边说。 据吉学忠介绍,镇雄县曾在2010年和2011年两次邀请他到镇雄开办一家骨伤综合医院,免费为他提供场地、资金和办理相关手续,但在鸡姑村当地群众的要求下,吉学忠毅然放弃了。 “吉医生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对我们又很好,他在这里,方便了我们周围的百姓,我们都不愿意他去远处。”鸡姑村村民潘树珍说。
为了能让患者得到及时医治,吉学忠总是不辞劳苦,不分昼夜,主动上门服务,主动跟踪患者病情。哪里有群众生病,只要他知道,他就走到哪里,还不让患者承担费用。他常常都是凌晨一两点才休息,睡梦中还常常被患者的电话吵醒。 去年腊月二十四,听到杨家湾镇站坡村84岁的老人金淑清不幸摔伤右腿的消息后,吉学忠背起药箱,踏着泥泞的山路,冒着严寒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诊断医治,直到晚上1点多钟才离开。 “我们都没想起给吉医生打电话,可他一听到我妈摔伤后就迅速赶来,而且一分钱都没收,之后还多次来为我妈妈检查、送药。有一次他晚上3点钟来送药,我们都睡了。”老人的儿媳韩得先说。
3月26日下午天快黑时,吉学忠再一次来到金淑清家,跟踪了解老人的恢复情况。看到金淑清在拐棍的辅助下已能缓慢走路,吉学忠脸上露出了微笑。 困难群众在吉学忠的梁斋西医诊所看病都是免费;经济条件好点的,由患者自己给,给多少他就收多少,从不收取高价。 “吉医生为我们看病不仅不收钱,还免费送药酒给我们吃,说句良心话,他就是我们村的活菩萨。”潘树珍激动地说。 “外省来治病的贫困群众,只要有当地的贫困证明,我们都降低或免除医疗费用,同时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有的患者没有车费钱回去,我们也为他们解决。”吉学忠说。 鸡姑村73岁的老人周光兴指着自己脚上的疤痕说:“我家庭贫困,吉医生一分钱都没有收就给我医脚。我们全村的群众在他的诊所里看病都是免费的,以前镇雄县来了一个患者,房屋被火烧了,吉医生同样为他免费治疗。” 在行医之余,吉学忠不忘帮助困难群众。鸡姑村孤儿王梅、王芳、王润三姐妹的父母去世较早,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姐妹中年纪最大的也才13岁。自2007从学校毕业后,吉学忠就对王梅一家非常照顾,每逢节日都要为他们送去些好吃的东西。 “吉叔叔对我们很好,经常买水果给我们吃,买衣服给我们穿,买书包给我们背,我们生病了就帮我们治。”王梅说。
就凭精湛的医术,吉学忠想要在城里谋一份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却选择了呆在边远贫困的山村,选择了帮助广大的贫困群众。 “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觉得很高兴。”吉学忠说。 大河乡鸡姑村距离七星关城区74公里,在这样一个边远山村里,吉学忠正在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医生的圣神使命,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在山区,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群众要去城里看病也比较困难,能为他们尽一份力,帮他们把病看好,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吉学忠说。(黄启文 李杏 供稿:中国文明网毕节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