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旺老人48年来自费搜集整理抗日将士资料建成抗战纪念园,全心全意致力弘扬红色文化。建园以来徐孝旺已义务接待游客约4万人,现场讲解抗战历史上千场次。
今年69岁的徐孝旺一生教书育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告诉他,她的名字是田秉秀(谭震林夫人)取的,谭司令打退了日军入侵,保护家乡免遭劫难,母亲告诫他要永远记住抗战恩人。徐孝旺着手整理抗战文化始于1964年,当年,副总理谭震林的夫人田秉秀给村民董思学来信,关心这位出身地主家庭、多次政治运动受牵连的农村妇女,还邀请她去北京做客。田秉秀重情重义的来信感动了徐孝旺,他开始收集新四军三支队抗日的故事。徐孝旺所在孙村镇中分村曾是谭震林将军指挥"繁昌保卫战"的司令部驻地,谭震林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在铜繁抗日前线与日军先后进行了200余次的大小战斗,取得了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战果。特别是五次繁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寇夺取繁昌、扫荡皖南的计划。 这些战斗就发生在他的家乡,新四军抗战的许多事迹都印在村里人的脑海里,但徐孝旺发现有关记载这段历史的书籍却显得"粗枝大叶",不够鲜活,于是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认真查找各种资料,访问当年的老战士,并将这些内容与村里老人切身经历验证,让尘封的往事一一呈现。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个惨烈的战斗和民拥军、军爱民的诸多往事。 徐孝旺记录下来的这些感人的真实事迹不仅得到北京等地新四军研究会的高度评价,更让本村的青少年一代感到自豪,深感报效国家人人有责,认为新四军三支队的光荣也是中分村老百姓的光荣。
2006年,徐孝旺老人得知有人要在一处旅游景区修建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那里根本不是原司令部旧址,他强烈反对将抗战历史歪曲化、商业化、娱乐化,他不断地向有关部门陈述,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他动员村民将谭震林等14位新四军三支队将领居住过的房舍进行挂牌保护,他提议在中分村原址修建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园。徐孝旺主动出钱出力,将退休工资悉数拿出,并劝勉本村群众尽心尽力,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中分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40余万元,几个月后,在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和谭震林将军诞辰105周年之际,兴建了"繁昌县新四军三支队纪念园",将司令部、谭震林故居、三支队阵亡将士烈士墓修建一新,纪念园中的原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完全依据历史面貌,在原址重现了四厢八正,木楼花窗,内有天井的房屋结构,这里的樑柱、石硷都是徐孝旺从四周乡镇旧房子里移拆来的,徐孝旺不仅从全国各地找来三支队在皖南活动的史料,他还努力还原抗战将士的战斗和生活原貌,他不顾年纪大,攀爬周边群山,亲手绘制了当年形势地图和战斗沙盘,搜集将士们用过的战斗装备以及生活用品,为了让一切原汁原味,他连小小的马灯、油灯也不错过,千方百计征集摆进纪念园。为了纪念园更接近原貌,徐孝旺将目光移向外围环境,在村里挨家做工作,建议劝勉村内不再增添"碍眼"的现代民居,以保留当年留下的青砖小瓦老民居。
40年来,徐孝旺一直感恩新四军三支队的将士英勇抗战的壮举,全心投入红色文化传播,即使发生了种种变故也未能让他改变初衷,父亲早逝,他31年精心伺候母亲生活起居;1982年妻子离去,他无怨无悔一手将4个儿女抚养成人。退休后徐孝旺没有颐养天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红色文化上,建设纪念园、收集文物、征集抗战物品、四处调研史料,这些事都需要资金投入,为了不让村民们担负过多的负担,他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退休工资都贴了进去,最艰难时,他的积蓄都花光,还借了很多债,最后靠子女赞助二万多元才得以渡过难关。徐孝旺现在是"繁昌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和谭震林旧居的管理人,这些建筑是他和村民们在2006年自发修建恢复的,作为这块"红色文化"唯一全职管理人,他每天早上八点钟准时坐在司令部旧址的接待室内,向每位游客讲述抗日将士住过的民居、用过的物品、战斗的每个细节以及村子里每个人与抗日的故事,4年来,他义务接待约4万人次游客,现场讲解抗战历史上千场次,将远去的战争鲜活地展现出来,让大家深受革命传统教育。(供稿:中国文明网芜湖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