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德华,男,196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党委新闻报道员,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签约摄影师。30年来,他将镜头对准乡亲,用心讲述时代发展的奋斗故事。房德华曾荣获“山东好人之星”等荣誉。
为爱“逆行”传递温暖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正当大家居家隔离的时候,房德华决心扛责在肩,为大爱“逆行”,用镜头为各条“抗疫”战线的勇敢人们留下珍贵的影像,向全社会传递温暖和力量。
2020年1月31日,天还没亮,他就来到京沪高速郯城出入口采访报道,一组名为《山东郯城:战“疫”道路阻击忙》的新闻图片迅速网上播发。疫情期间,他不顾被传染的风险,不间断地上传播发反映当地防控经验和暖心故事的稿件。
“当时你不怕吗?”社区干部曾这样问房德华,“大家躲都来不及,你怎么还往上冲?”“记者这个职业有时也很危险,特别是在这个非常时期。人们常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但是,作为记者,作为一名基层通讯报道员,‘疫’线如同战场,不能退缩。医务人员每时都在死神身边,他们都不怕,我们怕什么……”房德华这样回答。疫情期间,每一则重要信息和鲜活画面的背后,正是无数像房德华这样的摄影记者,用默默的付出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
用镜头记录基层发展
在房德华办公桌的台历上,每一页都记录着需要采访的人或事:星期一采访种粮大户赵文争、星期二报道非遗进校园、星期三拍摄爱心食堂志愿者……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传统种植模式,到使用农业新技术,再到开展网络销售,郯城县种粮大户赵文争每次的“华丽转身”都会被房德华的镜头记录下来;坚持连续3年跟踪拍摄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队,《“足球丫头”的国脚梦》播发后,全世界都知道了这群从县城踢到全球的有梦想的足球女孩,中外200余家媒体相继采用,反响强烈;此外,他还将镜头对准柳琴戏、木旋玩具和鲁南五大调等3项郯城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他的镜头里,柳琴戏从农村走进了校园,有了新的传承人;木旋玩具在“山东手造”政策的扶持下已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鲁南五大调谱出了富民强县的新曲……30多年来,房德华拍摄了郯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等一系列主题照片,用相机记录城市发展变迁和群众生活变化。正是他对新闻事业的酷爱和坚守,才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郯城县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2019年,房德华曾在一周之内在《临沂日报》刊发6张新闻图片,打破了《临沂日报》创刊以来乡镇通讯员一周刊发图稿新闻的记录。这份成绩的背后,饱含着他辛勤的付出。由于工作和采访太多,房德华一天赶两稿,白天采访拍摄,晚上传稿。新闻稿件发布就是与时间赛跑,为实现最大传播效果,他总是争分夺秒争取第一时间播发,加班熬夜对他来说已成为常态。
在母亲眼中,房德华是家中老大,从小就踏实肯干,到乡里上班后,经常是全天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天黑了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家。
“为什么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房德华说,他是农民的儿子,离不开家乡的山山水水,他要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关注、记录农村发生的喜人变化,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责任编辑:周胜武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