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燕,女,1979年10月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副校长。曾有省会城市重点学校向她递出橄榄枝,她却表示只愿驻守在家乡的学校,守候山区学子。她说:“我是黎家人,看着自己家乡的孩子因为教育问题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我很心痛。因此只愿驻守在这里,为家乡的教育尽一份力。”王燕燕曾荣获海南省“教坛新秀”、海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
关注弱势群体 关爱每一个孩子
1998年,刚参加工作的王燕燕,被分配到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一个乡村教学点。那里也正是她的家乡,虽说从小在县城里长大,但她对这块土地有着莫名的情感。她看到乡里的孩子纯朴、善良,心中非常喜欢。在一次次与孩子们促膝并肩的交谈中发现,有不少孩子的家庭情况令人担忧。由于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当时不少人出去打工赚钱,而有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外出打工导致无人看管,落得寄人篱下,温饱是解决了,可内心的孤独却无人问津。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情况,王燕燕决定多到这些孩子们的家中去走走,希望通过自己的关心,让这些孩子们打开心扉,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
后来,王燕燕来到了思源实验学校,那里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孩子叫王某泽,7岁那年放牛时不小心,被突然失控的牛戳瞎了一只眼睛。后来,因为没有钱支付后续治疗的高额医疗费,这只眼睛时常红肿、发脓。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王某泽平时几乎不与人交流,每次上学或放学,都是独来独往。为了让王某泽能融入学校这样一个大集体中,能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王燕燕在一个星期六特意送这个孩子回家。
那天,下着毛毛雨,王燕燕骑着摩托车将孩子送回了离学校30公里外的家中。当她看到孩子口中的家就是一间破旧的瓦房时,不禁泪打衣衫。了解到王某泽一家的情况后,她马上联系了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杨利老师,提出希望他们帮助解决王某泽的手术费用。经过王燕燕的不懈努力,北京的“爱心妈妈”们决定对王某泽一家伸出援手,提供在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治疗的机会。经过治疗,王某泽的眼睛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医生说,只要等到18岁装上义眼后,就与正常人无异了。在王燕燕的开导下,王某泽已经能敞开心扉,与同学们交流沟通了,见到老师也能大声问好。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觉得我变了,变得开朗、爱笑了,这一切都要感谢王燕燕老师,她使我的世界变得豁然开朗。一次,王燕燕下班回家路上,一个孩子主动上前打招呼,她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曾经腼腆得不敢直视别人的王某泽同学。
王燕燕帮助过的学生不止王某泽一个。她在元门乡中心学校任教期间,学校里有个叫王某凌的9岁女孩,因为一次摔跤后手臂骨折,没能及时治疗,导致骨头病变,患上了骨髓炎。在海口看病后,医生说唯有截肢才能保住孩子的一条性命。为了保住孩子的胳膊,王燕燕带着王某凌母女二人踏上了北京的寻医之旅。因为没有出过岛,母女二人的御寒之物不足以抵御深秋北京的刺骨寒风,王燕燕将自己准备的大衣和毛衫都给她们穿上。有时为了让不同医院的医生了解王某凌的真实病情,她辗转四五趟地铁,从一所医院将王某凌的检测报告拿到另一所医院。朋友知道了她的辛苦,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说不累是假的?但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的,就是再累,也值得呀!”令人欣慰的是,在北京医生们的救治下,王某凌的胳膊保住了,这个花样年华的女孩有了一个明媚的未来。
关注乡村教育 无悔支教点亮童年心灯
王燕燕在来到白沙县第一小学任教前,曾在偏远农村小学工作12年。在这12年期间,她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朋友。她带着孩子们到溪边捡螺,到山上摘野菜,到村里老大娘家帮忙,到军属家做义务劳动。山间小路、村边小溪都留下她和孩子们的脚印。“平凡的日子,也能活出精彩,只要有一分力,我们就发一分光。”是她对孩子们的教诲。
到元门乡中心学校任校长后,她带着老师们到元门河里去捡拾大小不一的石头,然后让孩子们在石头上作画,并告诉他们,即使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东西。现在,她调到了白沙县第一小学,可她心中仍念念不忘这些纯朴、可爱的大山的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她就到县偏远的乡村小学给这些孩子们上课。在她心中,这些孩子就像是她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一切都牵动着她的心。(责任编辑:高晟寒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