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学院22岁学员陈洲贵:为民献身的模范学员
发表时间:2013-10-2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0月24日电(记者王思北、邹伟) 2013年7月31日,福建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人卷入大海,正在家休假的武警学院边防系学员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冲入海中,却再也没有回来……

  陈洲贵,将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2岁。

  舍生取义——生命的最美绝唱

  “八一”建军节到了,武警学院的学员们都在忙着给同学、战友发祝福短信,边防系十三队学员陈洲贵的手机里也塞满了这些短信。然而,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些热烈的话语,再也无法回复这些美好的祝福了。

  据目击者描述,事发当日下午,福建东山屿南湾海边出现险情,海里突然起了巨浪。猝不及防间,有6人一下子就被卷入深海区。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一边跑一边脱衣服,立即冲进海里救人。获救的广东游客郭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我正在浅海区游泳戏水,突然一阵大浪就把我卷到了深海区,两只脚已踩不到沙地,整个人被海水淹没。我喝了很多海水,拼命呼喊救命。这时一位年轻人奋力向我游来,使劲把我推到了浅水区。迷迷糊糊中听到海里还有人在喊救命,他似乎又去救别人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叫陈洲贵。被救后看到他散落的衣物呈直线型排列,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他并没有丝毫犹豫和片刻迟疑。”

  接下来的几天,事发海边总有一群人按照当地的习俗拜拜,这是他的家人、亲友、同学和素不相识的群众在祈求这个好孩子早点回家,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出现。8月4日下午4点,经过4天4夜的搜索,陈洲贵的遗体在东山马銮湾附近海域被发现。

  忠义两全——军人的最高追求

  听着“东山抗战英雄八少年”故事长大的陈洲贵,从小就十分仰慕英雄。加上父亲——一个1978年老兵的熏陶,他对军营又生出一份特殊的渴望。

  从小学到高中,陈洲贵就是一个模范生的“样本”。连续10多年担任班长,多次荣获漳州市、东山县“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诚实谦虚、思想积极、乐于助人,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少年”。在同学眼中,他学习好、人缘好,加上个子高、长得帅,在班上是一个十足的偶像人物。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陈洲贵毅然选择了军校,最终被公安现役院校的最高学府——武警学院录取。带着满心的期待,他开始了军旅生涯,当一名合格军人的信念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

  进入军校以后,陈洲贵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强化训练中,由于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总是显得不那么标准。从那时开始,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总能在训练场上看到陈洲贵给自己加小操,有时还要拉上战友给他纠正动作,直到动作标准娴熟。在学习上他更是不服输,英语底子薄、有口音,他就加班加点练习听力和口语,大二学年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名列前茅。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好地融入了集体。担任班干部后,他干得更起劲了。工作中敢抓敢管,有思路、有办法,小谈心、小比武、小讨论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班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有情有义——青春的最佳诠释

  陈洲贵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东山县建兴制冰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没有工作,姐姐是东山县邮政局邮政储蓄所临时工,妹妹正在高中学习,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负担较重。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到武警学院上学后,他将每个月津贴的一半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存起来,只给自己留下必需的一点生活费。今年暑假,他特地给爱听歌的妈妈买了一个音乐播放器,妈妈十分喜欢。陈洲贵牺牲后,妈妈每天都把它攥在手里,一遍遍听儿子给她下载的歌曲……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每每遇到救助孤残、捐款捐物等活动,陈洲贵却总是特别积极。武警学院所在地河北廊坊市弘德家园孤儿院的孩子们可能还会记起陈洲贵——这个经常去看望他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陪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的大哥哥。

  陈洲贵在他的高中文章《利与义》中这样写道:“在我的印象中,含‘义’的成语特别多,比如‘舍生取义’‘义薄云天’‘正义凛然’‘见义勇为’……我一直有一种感觉,人们必须放弃利益、财富甚至生命来诠释‘义’的价值。”回顾他短暂的生命,陈洲贵时刻用行动在回答对“利”与“义”的选择。

  这个年轻而帅气的大男孩,是同学眼中的“超好人”、队干部眼中的好骨干、亲友眼中的好孩子;二级英模、革命烈士、公安部“为民献身模范学员”、教育部“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英雄壮举的最高褒奖。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李雪芹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