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旺,男,1985年5月生;许红丽,女,1987年6月生,二人系夫妻,同为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村民。夫妇二人以种姜为生,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们毅然决定把同村孤苦无依的祖孙二人接回家照顾,8年来无怨无悔倾心照顾,兑现着“无偿照顾贵娟,直到她学业有成、成家立业”的诺言。其家庭曾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
“多”出来的孩子
在义安区董店初级中学的操场尽头,一排颇具年代感的瓦房孤独地耸立着,为了让两个“女儿”在镇上读书,许红丽一家就租住在这里。走进里屋,两个女孩就着一张书桌并排坐着,她们一个叫朱雨晴、一个叫姚贵娟,两人是关系要好的同班同学,也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异姓姐妹。春去秋来,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斑驳痕迹,也见证着这个特殊家庭的感人故事。
2009年,姚贵娟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在不久后离家出走,爷爷成了襁褓中小贵娟的唯一依靠。2012年,读幼儿园的朱晴雨结识了同村同学姚贵娟,俩人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大概是幼儿园中班时,晴雨每天上学都吵着要带双份零食,一开始我没多想,后来才知道,是带给贵娟吃。”许红丽回忆道。通过女儿的解释,她了解了姚贵娟的身世。自那以后,许红丽经常让女儿邀请贵娟到家里来吃饭玩耍。
2015年,许红丽将女儿朱晴雨送到镇上读小学,姚贵娟则每天由爷爷接送在村小读书。“从家到学校,有5、6个大坡,一趟下来起码要走半个多小时,一天四趟我是真的吃不消。”如今84岁的姚爷爷回忆道。2015年8月底,无助的姚爷爷找到了许红丽,请求她代为照顾姚贵娟。“说实话,当时很意外,老人家的请求把我说蒙了,再供养一个读书的孩子,经济跟上跟不上且不说,万一养不好可咋办。”面对眼角湿润、力不从心的老人,许红丽陷入了沉思。当晚,她将照顾姚贵娟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夫妻俩又征求了公婆的意见。“没想到,一家人都支持我,父老乡亲有难,能帮得帮!”许红丽笑着说。
我们做你的父母
第二天清早,许红丽夫妇腾出了一间房,不仅将姚贵娟接回了家,还把姚爷爷也接了过来。就这样,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因为一份善念走到了一起,组成了特殊的“五口之家”。
“既然决定要带她,她就是我们的女儿,我们就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学业和生活。”朱胜旺说。为了让姚爷爷更安心,许红丽夫妇向他承诺,“今后我们来做贵娟的‘爸妈’,无偿照顾贵娟,直到她学业有成、成家立业。”自此,善良的许红丽夫妇多了一个“女儿”,身世可怜的姚贵娟终于有了自己的“爸妈”。
“可能是身世原因,贵娟的性格特别内向,刚搬过来的时候每天晚上睡不着,也不好意思喊爸爸妈妈,一双眼睛红红的像受了惊的小白兔,看着让人特别心疼。”许红丽回忆,“那时,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在生活上对她好,在学习上关心她,每天变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菜,跟她聊聊天说一些心里话。”也许是家庭的氛围影响了她,贵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每天回家一进门就到处找“妈妈”,比晴雨还黏人。
接贵娟回家后,许红丽夫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贵娟办理了转学手续,让贵娟从村小来到镇小读书,两个“女儿”又成了同班同学。这些年,为了照顾孩子,许红丽一直在镇上租房陪读,家里的姜田则由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帮忙照看,只有农忙时许红丽才会回村种姜收姜。“姚贵娟进入这个家庭后,我可以从她的生活、学习方面,感受到家长给了两个孩子相同的爱。”孩子的小学班主任胡丽霞说,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看到两个孩子穿着一样的衣服,许红丽询问孩子的学习时,也总是问姚贵娟比较多。“2019年,许红丽找到我,她说贵娟10岁生日要到了,她买了一个蛋糕,问我能不能在班里给她过一个集体生日,这让我特别感动。”胡丽霞眼眶湿润,“他们一家人能将非亲非故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这样的行为令人敬佩。”
承诺就要负责
丈夫朱胜旺为了贴补家用,农闲时就接一些木工活,凭借手艺支撑着整个家。“别看我老公话不多,心思特别细腻,去年家里装修翻新时,他告诉我想给孩子做一张双层床,讲他之前听贵娟说喜欢睡上下铺。”许红丽笑着说。那时候,孩子们在镇上读书,朱胜旺就在家里悄悄进行改造,花了一周时间打造了双层床,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并特意将下铺留给了贵娟。
2019年,考虑出租屋里就两间房,孩子都长大了,住一起不合适了。符合农村五保户政策的姚爷爷,提出要搬到养老院去生活。许红丽原本是坚决反对的,但姚爷爷的一番话让她最终选择了同意。“红丽啊,你不要担心什么,也不要有心理负担,这些年我看得清清楚楚,你们是真把我和孙女都当成一家人在照顾,既然是一家人,我也要为你们考虑,即便是到养老院去,有啥事我还是会给你打电话的,你就让我去吧,这样我也安心。”此后,许红丽经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望老人,老人需要什么只用一个电话,她第一时间置办妥当。
8年多以来,许红丽夫妇用无悔付出兑现着扶老携幼的千金一诺。最让他们欣慰的是,姚贵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个头还超过了朱晴雨不少,性格也开朗了不少,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信义夫妻”用大爱践行承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责任编辑:高晟寒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