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门机司机23载创新技术53项 为企业创造效益过千万元
敬业奉献
江苏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黄强,男,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门机司机。从业23年来,黄强通过刻苦学习、埋头钻研,多次突破装卸工艺瓶颈,打造多项门机作业品牌。他创编的《黄强门机操作法手册》被全国推广应用,现已成为门机司机上岗前的“必修课”。作为“黄强工作室”的带头人,他带领团队先后开展工艺革新和技术创新53项,为企业创效近千万元。黄强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最美人物”等荣誉。

  志在万里 有理想守信念 “专心”出良法

  作为港口公认的技术能手、人才骨干,早在2000年,黄强就成为了张家港港第一批具有全日制中专学历的门机司机。当他第一次见到近40米高的门机时,就被眼前的庞然大物深深吸引。“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为了加快技能提升速度,那时每次作业结束,他依然留在门机上,用两个水桶盛满清水,反复练习整套动作。从开始学习到2个月做散货、3个月做袋装货、5个月做件杂货、半年做设备、1年做全部货种,黄强打破了以往新司机“1年散货、2年袋装货、3年件杂货”的作业常规,实现从散货作业直接到件杂货作业的“跳级”跨越。

  “操作中有难题,基本就会想到黄强,没有什么是黄强吊不了的货。”每逢提到黄强,周边的人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独创出以“稳、准、快,一钩准、无声响”为精髓的《黄强门机操作法》,已成为门机司机学习技能、提升水平的基础教材,更成为重点难点作业的标准流程。

  勇立潮头 懂技术会创新 “悉心”攻难关

  2012年,以黄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黄强工作室”正式成立。谈起教学,黄强也有一套自己的“秘笈”,“年轻人学技术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扎实,按照规范的操作手法认真完成每一次动作,同时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秉持“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的理念,黄强打造出一支技术精湛、善于创新的“蓝领”精英团队。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黄强工作室成员的身影。黄强与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了“件杂货自动拆钩升级”“门机行走机构控制改造”“10吨门机改固定起重机”“监控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研制装载机加长臂铲斗”“改进门机钢丝绳防护延长使用寿命”等攻关项目。自成立以来,工作室累计开展工艺革新和技术创新53项,为企业创效近千万元。

  融江追海 敢担当创一流 “匠心”塑品牌

  2017年,企业承接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文莱跨海大桥的重要基础物资---水泥管桩的装卸任务。作业过程中发现,吊装钩头容易从管桩内滑动脱出,需要工人多次组装后方可起吊;吊装索具的结构尺寸与管桩壁厚不适配,这些问题都为作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现场作业工人拉着黄强焦急地说:“黄组长,你得想办法啊,这样做下去效率太低。”

  生产的需要就是技术团队的集结号,黄强带领团队小组迎难而上,连续半个月在作业一线,并不停地开会研讨,最终研发出了专属水泥管桩作业的“防倾式水泥管桩吊钩”。通过实际应用,新设计制作的吊钩,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效率提高了近43%。

  黄强针对“一带一路”贸易物资水泥预制梁和管桩规格多、自重大的难题,摸索形成“垂直起吊法”“三次停顿起吊法”和“一次到位松关法”,做到“像放鸡蛋一样做水泥制品”,作业效率大幅提升50%,有效保障施工建设。他针对出口印尼的高档马口铁总结出“连点操作法”,做到“像做豆腐一样做马口铁”,赢得外国专家的高度赞赏。他针对出口越南平均单件重量超40吨的化工设备,创新形成“慢档同步吊装法”“跟随稍带刹车旋转法”,做到“像堆积木一样做大型设备”,完美完成装卸任务。多年来,黄强一次又一次地挑起大梁,奋力突破装卸工艺瓶颈,助力“中国制造”向全球远航。

  加班加点、攻坚克难,这些都是黄强平时工作的缩影。“作为共产党员必须主动担当,站在最前面,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黄强说,自己会始终扎根在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责任编辑:周胜武 杨梦媛)

来源:江苏省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