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海
10余载坚守 誓将沙漠变绿洲
助人为乐
北京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李德海,男,1960年9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区军休八所退伍军人。李德海所在部队驻地阿拉善盟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生态极其脆弱、人居环境恶劣,但他坚持立足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添绿增色的实际当中,组建“治沙组合”参与到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植树治沙公益事业当中。李德海于2016年被国家教育部人文基金会评为“感动边疆年度人物”,201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感动内蒙古新闻人物”,2020年荣登北京榜样8月月榜,获得2019-2020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

  领导者变为志愿者 不变的他是对治沙植绿的坚守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在此交汇,是我国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天上不过鸟,沙石随风跑,四季一个色,人烟无处找”,是对这里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三分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李德海同志在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期间就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他主导制定了《阿拉善军分区生态建设五年规划》,建立了党委定期听取汇报、绩效评估和检查评比等制度。每年对所属各单位的生态建设任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既查种植亩数,又查种植棵数,更查成活数,奖优批劣,保证了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他还坚持每半年专题分析一次生态建设形势、研究建设措施、明确责任目标、督促贯彻落实,探索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军企联合、资源整合、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德海知道防沙治沙绝不是三年五年的事。退休后,他归田不卸甲,跨马又出征,作为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一名普通志愿者,积极协调与驻地党委政府每年组织召开生态对话会,走访调动发改、林业、水务、气象等部门,为阿拉善生态建设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资金不足,他就与深交所发起倡议,敦促32家上市公司成立了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将募集的公益资金服务于生态建设。新苗难活,他就进驻沙漠、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容器植树法”“滴灌催生法”“方格固沙法”“前挡后拉法”等12种沙漠植树绝招,大大提高了成活率。沙漠缺水,他就带领志愿者掘沙钻井,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涓涓清泉流向树苗,每个在场的治沙人都难掩激动的泪水……今天,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已然披上绿装,十几年前那一抹抹娇小嫩苗现已长成了数米高的层层绿荫。

  组织者变为参与者 不变的是他对绿色发展的信念

  在李德海同志看来,我国的沙漠戈壁地区很多,治沙播绿必须要万众一心。他要用自己的治沙行为,唤来更多的治沙行动,期盼祖国天更蓝,江河水更清。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他常说:“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就要多栽一棵树,多植一片绿”。在他的家中有一张沙漠地图,家里老伴和孩子都知道沙漠的地理位置和那一抹抹逐年增长的“老兵绿”。每年他都要和老伴儿在阿拉善住上大半年,守护这片绿色。如有治沙亲友团来到大漠,他们就一起与风沙抗争。

  2016年春夏之交正是治沙植绿最忙的季节,李德海请来10多位生态专家调研治沙方法。讨论正酣时,李德海同志却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第三天,还没等他走出大沙漠,又收到了母亲病逝消息。这个硬汉子泪流满面,向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躬。

  15天的植树“大会战”,他一直在生态基地现场指挥,植树结束后他独自来到苗圃基地,让司机用手机放着国歌一个人升了一次国旗,因为这是母亲生前最想看却没能看到的情景。他的治沙植绿行动影响和带动了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其中,这些年来,先后有26万军民投入到阿拉善植树会战中,在腾格里沙漠东缘逐年建成了宽4000米、长30000米的绿色长廊。

  实践者变为倡导者 不变的是他对美丽中国的期盼

  退休近5年来,李德海帮助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先后建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八一’同学生态林”“深圳通信卫星林”“边防军民生态林”等多个共建基地,共完成造林8万亩,其中6万亩已通过国家验收,达到林业部规定的成林标准,种植的梭梭、沙枣、花棒、刺槐、沙柳、杨柴等9种沙生植物已成规模。当地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上升到70%,牢牢锁住了沙漠东移的脚步,也对遏制土地沙漠化起到了明显作用。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阿拉善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李德海同志却凭着对“生态文明”的执着信念和对“美丽中国”的如火激情,用青春和汗水在这里讲述了一串串关于奋斗和奉献的故事。(责任编辑:贺子桓 陶恒) 

来源:首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