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兰、张都柱
夫妻照顾孤寡老人服务社区群众 44年善举温暖邻里
助人为乐
安徽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2089c1d406e61017c53ccfc053b635c.jpg
人物故事:

  孙树兰,女,1952年5月生,中共党员;张都柱,男,1951年7月生。夫妻二人均为安徽省蚌埠市农业机械厂退休工人。他们曾经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位残疾的孤寡老人长达16年,直至老人去世。平日里,夫妻俩为邻居排忧解难近万件。在汛期,他们志愿参与淮河防汛巡堤26天;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连续执勤118天,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孙树兰、张都柱曾荣获“淮上好人”、“蚌埠好人”等荣誉。

  44年初心不改 “特派员”促邻里和谐

  提起孙树兰夫妻俩,邻居们说:“他们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老职工们说:“他们是厂里宿舍的‘管理员’。”接受过帮助的街坊说:“他们是有难必帮的‘救急员’。”社区干部说:“他们是紧急时刻的‘战斗员’、文明创建的‘劝导员’、巡逻打更的‘治安员’、禁毒禁赌的‘宣传员’……”最后,大家给夫妻俩统一了称呼:送来温暖的“特派员”。

  早年孙树兰夫妻俩住在老机械厂的宿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也没有物业,老两口当起了不拿工资的管理员。从水电保障到卫生环境,从户外到室内,从管线到家电,夫妻俩随叫随到,这一干就是30多年。老职工们都记得1998年7月的一天夜里,下着大雨,住在大院门口的孙树兰夫妻俩发现水往院子里倒灌。他俩想:等到天明,非得把各家都淹了不可!二话不说,孙树兰打伞,张都柱挥铁锨,夫妻俩开始“防汛抢险”。第二天,大家才发现,院子外的水比家里高了近半米,院门的“堤坝”上筑的是小夫妻俩的被子。那一次,两口子都发烧住了院。大院里,刘家媳妇忘不了自己临产时家里没人,是孙树兰两口子送她到医院,还在半路上帮着接生。小余两口子记得高二时孩子叛逆,离家出走,是孙树兰夫妻俩带着邻居们找了一天一夜,终于在火车站找到了孩子。院子里老王常说,那年犯心脏病,是张都柱背着他一口气跑了近6公里赶到医院,让他能多活了这么多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照顾孤寡老人 爱心汇聚16年似亲人

  结婚后住在单位宿舍的孙树兰、张都柱夫妇,在发喜糖“串邻居”时注意到无儿无女的工友曹景州,身体残疾,无法正常生活,连做饭、洗衣服都很吃力。从此,孙树兰夫妻经常给曹景州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夫妻俩总是拎着鸡、鱼、肉为老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老人身体不舒服,他们及时带老人去买药看病。老人摔倒后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孙树兰与丈夫担负起繁琐的护理工作,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他们对老人的关心和帮助整整持续了16年,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退休不退志 继续服务社区群众

  2017年,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他们从原来破旧的农机厂宿舍搬到了新建的国购广场小区。大家说,这回这两口子的义务“管理员”可以退休了,却没想到,夫妻俩又红红火火地开始“再就业”。国购广场社区还原的企业退休老职工比较多,有一些是孤寡老人。张振玲老人是社区的失独老人,老伴去世也早,只剩下一个孙女和她相依为命。孙树兰知道张阿姨的情况后,便时不时上门问候,陪她说说话、解解闷。张阿姨感受到了孙树兰带给她的温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后来,孙树兰拉着30多名老姐妹成立了“老姐妹暖心团”,给独居老人送温暖;张都柱也不甘示弱,拉着20多个老弟兄办起了“老爷爷小课堂”,给大家照顾课余无人看护的孩子。团队自成立以来,“老姐妹暖心团”组织关爱活动120余次,“老爷爷小课堂”也看护孩子3000余人次。

  从搬入国购广场小区至今5年,孙树兰夫妻俩主动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慰问等约200多场次。2021年淮河防汛,老两口主动志愿巡堤26天。2022年疫情防控,老两口张贴通知宣传单200余份,对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登记管理,测温,发放通行证5000余张,在疫情防控岗位上默默坚守和奉献。(责任编辑:郭雯 张慧)

来源:安徽省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