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省古浪县六位普通的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摁下手印,誓将沙漠变绿洲。38年过去,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带领群众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形成了牢固的绿色防护带,拱卫着这里的铁路、国道、农田、扶贫移民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和反响。
这不仅仅是六个人的故事,也不仅仅是六个家庭的奋斗,更不仅仅是三代人的梦想,这是人类探寻生存之路的坚韧不屈,是对大自然的庄严敬礼!
黄沙不退人不退
一株株瘦削的枝条上,绽放着一簇簇耀眼的黄花,梭梭、沙枣、红柳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勾画出一条绿色隔离带,阻挡着风沙侵蚀的步伐,孕育着绿色的希望。
谁能想到,38年前,这里是一片漫天黄沙的不毛之地。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据说,100多年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口子,所以叫做“八步沙”。还有一种说法,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人踩上去,脚就陷到沙里了,只能一步一挪地艰难“跋涉”,所以也叫“跋步沙”。随着气候干旱和过度开荒放牧,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已是寸草不生、黄沙漫地。沙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和2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过境公路铁路造成巨大危害。面对步步紧逼的沙丘,一些人上新疆、去宁夏、走内蒙,开始逃离家乡。
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古浪县石满、贺发林等6位花甲老人,卷起铺盖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安营扎寨,治沙造林数十年如一日,终使沙丘披绿装。图为石满(左)、贺发林(右)在检查花棒病虫害。 新华社记者 李生才/摄
当风沙袭来时,总有人迎风挺立,让诺言成为传承的信仰,用担当创造奇迹。有人逃离家园,更有人留下来守护家园!为了遏制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对八步沙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政策。改革开放初期,承包沙漠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谁能有勇气向茫茫沙漠发起挑战?关键时刻,在土门公社漪泉大队当主任的石满老汉站了出来,他说:“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要顶着沙进!治沙,算我一个!”紧接着,郭朝明、贺发林、张润元、罗元奎、程海也站了出来。六位老汉,四位共产党员。他们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老汉们的想法很简单,不能都走了,一定要想方设法保住耕地和家园,再难也要试一试,不能让风沙这么轻易就侵占过来。“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啊,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家和土地,自己不去管谁管?”说起38年前为何选择治沙,张润元老人湿了眼眶。
这几位普普通通的西北治沙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六老汉”。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没有任何治沙经验的六位老汉,只能按“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他们头顶烈日,脚踩黄沙,整日在沙漠中拼命,辛辛苦苦种上了近1万亩的树苗。可是,一春一夏过去,几场大风刮过,活下来的树苗连30%都不到。这样的结果令六位老汉十分沮丧,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而减弱守护家园的倔强。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尝试,一边多方打听求教,一边在沙地里反复摸索。终于,老汉们欣喜地发现,在树窝周边埋上麦草可以把沙子固定住,刮风时也能把树苗保住。在沙漠中,树就是希望。有了希望,老汉们更加坚定:“能干成!”从此,“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办法在八步沙开始推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让茫茫沙漠披上绿装,何其艰难!六老汉居住的土门镇距离治沙点7公里,他们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方式——人背驴驮,带着树苗、草种和工具挺进沙漠。春秋时节,是压沙栽树的黄金期。为了抢进度,六老汉动员家里人“参战”,六户人家40多口人齐上阵,年纪最小的只有10多岁。卷起铺盖住进沙漠里,三块石头支起锅,开水泡馍当饭吃。大风一起,沙子刮到锅碗里,吃到嘴里把牙硌得吱吱响。黄沙不负有心人。转眼到了治沙的第四个年头,那年春天雨水多,地里墒情好,树苗子大部分成活了。望着一棵棵亲手栽种的花棒、梭梭长出了芽,老汉们高兴地笑了,吃的苦总算有了回报!
治沙,是一场人与沙漠的斗争。要赢得这场斗争,不但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还必须吃得下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一开始,老汉们的家人以为,六位老汉都是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的积极分子,苦干一阵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谁承想,老汉们将自己的下半辈子都放在沙漠里,哪怕豁出命来也在所不惜。当初承包沙漠时第一个站出来的石满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在治沙一线!临终前,他给儿女们提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埋在看得见八步沙林子的地方。贺发林老人守护林场时煤烟中毒,家里人劝他好好休息,可他一天也闲不下来,一门心思要去治沙。他说,我是个党员,说话得算数,身体有了点小毛病就打退堂鼓,那不是一个党员的做法!
这就是八步沙人。在他们眼里,树比命还要金贵。
当黄沙肆虐的时候,八步沙人抱着护庄稼、保饭碗的质朴愿望,扛起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不畏恶劣环境,无惧艰苦劳作,默默地用生命和汗水抵抗风沙的侵蚀,浇灌出了葱葱绿荫,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小家园,也守护了古浪的大家园。他们的朴素情怀、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点亮了治沙造林的希望之光,谱写了让沙漠披绿的生态壮歌。
薪火相传绿色梦想
治沙,是人和岁月的较量。在治理八步沙的过程中,有四位老汉相继离世,在世的也慢慢干不动了,接下来怎么办?六家人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有一个继承人,接着把八步沙管下去。
面对父辈们的约定,第二代治沙人当年在“治”与“不治”间也曾经徘徊犹豫、艰难抉择。
上世纪80年代末,只有30岁的郭万刚接替父亲进入林场时,还在古浪县供销社端着“铁饭碗”,并不甘心当“护林郎”,一度甚至盼着林场散伙,自己好去做生意。他曾埋怨父亲:“沙漠大得看都看不到头,你却要治理,以为自己是神仙啊!”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黑风暴,彻底改变了郭万刚。
2019年4月,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和第三代治沙人郭玺查看梭梭嫁接肉苁蓉情况。 天水日报记者 周文涛/摄
1993年5月5日17时,古浪县西北方向平地刮起“沙尘暴”,整个天地瞬间变得伸手不见五指。郭万刚当时正在林场巡沙,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吹成了滚地葫芦,狂风掀起的沙子转眼将他埋在了下面。郭万刚死里逃生。
第二天早上,一个消息传来:黑风暴致全县23人死亡,其中有不少小学生。郭万刚抱头痛哭,“因为风沙,我们连身边的娃娃都保护不了,沙必须接着治!”此后,他再也没有说过离开八步沙。
亲眼目睹父辈们治沙之苦的贺中强也犹豫过。他当时觉得,做啥事都比治沙强。“早出晚归不说,日头最大的时候还要去巡护林子,为了个啥?”然而,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成为他一生坚守在治沙路上的信念。
1991年夏天,常年劳作在沙漠中的贺发林病倒了,他对儿子贺中强说:“我怕是不中了,但是治沙的事还得干下去。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就那一摊子树,你好好看去吧。”临终前,躺在病床上的贺发林还想到八步沙去看看。贺中强套上毛驴车,拉着父亲来到八步沙。这时,梭梭、花棒已经开花。贺发林指着那片树林说:“干啥事都要费心用力,豁不出一头子是干不成事情的。你要好好把树种下去,要是树毁掉了,就是对不起我……”那一刻,抱着骨瘦如柴、病得不成样子的父亲,贺中强的泪水夺眶而出。那年冬天,贺发林走了。贺中强背着被褥,毫不犹豫住进了八步沙。
就这样,在老一辈治沙人的感召下,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中强、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陆续接过老汉们的铁锹。“六兄弟”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2017年,郭朝明的孙子郭玺加入林场,成为八步沙年轻一代的治沙人。六老汉、三代人,将治沙的接力棒手手相传,将绿色梦想铸成黄金信仰,将庄重誓言融入传世家风,把自己人生的精彩华章写在了八步沙。
“六兄弟”的治沙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三北防护林政策调整,加上连年干旱少雨,八步沙林场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很多人甚至提议,干脆解散林场,但“六兄弟”不答应。郭万刚说:“一提到散伙,当年老人们的约定就在我们耳边响起。老人们条件那么艰苦能干成的事,我们决不能放弃,更不能散伙。”对老人们的承诺,让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卖过一棵树。大家商议,在林场附近打井开地,发展集体经济,贴补造林费用,再难也要把治沙的事干下去。
井打好了,他们开始为抽水做准备。一天,贺中强到井里埋水泵时发现,水泵上的吊钩缠在一起导致无法工作。贺中强在井下摸索着用钳子剪断了铁丝,就在这时,险情发生了,吊钩突然跃出水面,两条钢绳缠绕着贺中强蹿升了二三十米后,又迅速向井底跌去!这一次,贺中强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到家里,他跪在父亲遗像前,大哭了一场。他的心里有委屈、有胆怯,更有对父辈们治沙艰辛的感动。
在浩瀚的沙漠面前,人的确显得格外渺小。然而,这些不服输的西北汉子,以十足的耐心、苦心、恒心与风沙作持久斗争。他们早上披星戴月出发巡护,夜里蜷进沙漠窝棚,每日步行达30多公里,用坏的铁锹头堆满了整间房子。几经周折,通过贷款打井、开垦荒地,八步沙的治沙人终于走出困境,治理后的荒漠慢慢有了经济效益。
30年如风而过,“六兄弟”也变成了老汉。但是,八步沙更绿了。据测算,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确保了干武铁路及省道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国家能源建设大动脉的畅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八步沙人坚信,“今天种活一棵树,明天就会种活千万棵树”。他们以再造秀美山川的非凡勇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终将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家园,集中展示了实现中国梦的甘肃篇章。
让沙漠生出“金蛋蛋”
如今,从天空俯瞰下去,一条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像一位坚强的母亲,将黄花滩移民区10多万亩农田紧紧抱在怀里。当地林业部门的干部说,在林场的保护和涵养下,周边农田亩均增产10%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有了‘绿’着的八步沙,才有‘活’着的黄花滩!”当地人这样评价。
八步沙的兴衰再次证明,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
八步沙人坚信,“今天种活一棵树,明天就会种活千万棵树”,他们以三代人的接续奋斗终将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家园。上图为沙漠治理后,公路、铁路得到有效保护(中共古浪县委宣传部供图)。下图为八步沙草方格压沙现场(八步沙林场供图)。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八步沙的治沙人从最初探索“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土办法,到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再到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到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勇于探索,以不服输的闯劲和拼劲,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路子。如今,八步沙人通过坚持科学治沙与科学管护相结合,使昔日黄沙漫天、环境恶劣的沙地贫困林场发展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沙漠林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八步沙治沙造林迎来了新的春天,“点沙成金”的梦想也逐渐变为现实!
新时代的八步沙人,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完善经营管理,成立了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承包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并承接了国家重点工程西油东送、干武铁路等植被恢复工程。
随着治沙脚步的不断延伸,八步沙人在实践中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流转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等沙生作物。他们将治沙与产业培育、精准扶贫相结合,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步沙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的目标正从最初的护卫家园向建设美丽家园转变。近年来,八步沙的治沙人发挥八步沙林区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与周边农户合作成立了林下经济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鸡场养殖沙漠土鸡。为了打造特色品牌,向外推广产品,年轻的治沙人向当地餐厅、酒店推销沙漠土鸡,并注册了“八步沙溜达鸡”商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经过一年多努力,“八步沙溜达鸡”在当地家喻户晓。去年春节前后,订单供不应求,5000多只土鸡一个月就销售一空。
2018年底,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陈树君在网上看到有关公益组织发布的治沙项目后,及时与对方衔接,争取到1000多万元的公益治沙资金。同时,还联系到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到八步沙治沙造林。老一辈人说,从网络上争取社会力量参与治沙,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天,在八步沙活跃着2000多名生态建设工人,有300多名治沙志愿者长期坚持义务治沙。八步沙的治沙力量越来越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多年来,以“六老汉”三代人为代表的甘肃各族干部群众,依托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以护卫家园、勇挑重任的担当,以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拼搏,以矢志坚守、接续奋斗的韧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生态环境治理和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甘肃生态环境整体仍然比较脆弱,国土面积中45%属荒漠化地区、28%属沙化地区。作为地处生态保护前沿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答题,不是选答题。我们一定紧跟“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足迹,用顽强的意志迎接挑战,用扎实的行动破解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必须担好的政治责任和底线任务,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甘肃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以负重前行、顽强拼搏的意志,以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以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作者:中共甘肃省委)
-
(2019-04-02)
-
(2019-04-02)
-
(2019-04-02)
-
(2019-03-29)
-
(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