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老广情怀”
发表时间:2021-11-12来源:中国文明网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老广情怀”

——广东省广州市旧南海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蹲点报道

  “三家巷的黄昏,像平常一个样。长长的石头凳子,茂盛的枇杷树,矮小的白兰花,昏暗的电灯,碧绿的青草,都还是熟悉的老样子。”长篇小说《三家巷》中的一段描述,把“广味”生活的温情铺陈于读者眼前。

  广州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就是《三家巷》的原型地。走进社区,大榕树下老人憩聊,小广场上孩子嬉闹,不变的是和谐市井风情,让人欣喜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微改造”,人们的居住条件更加舒适,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在这片精致生活场景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基层,坚持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像一束幽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老社区 老居民 老味道

  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位于广州“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因曾为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而得名。社区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着集岭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风貌于一体的房屋建筑群,是广州近代集合住宅的典型代表和体现“最广州”特色的社区。

广州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惠吉西牌楼。苏俊杰 摄

  每天早中晚,旧南海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长者饭堂”总是热闹非凡。““今天的菜式有鱼腩、鸡蛋蒸肉粒……””“现在是疫情期间,我们可以来这里打饭,也可以让志愿者送餐上门。但我还是习惯早点来,吃饭前和老姐妹们一起参加‘健脑操’,活动活动再吃饭,也能多吃些!”65岁的陈阿姨一提到“长者饭堂”带来的便利,便说个不停。

拼图:左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外观;右图为社区居民在志愿者带领下做“健脑操”。苏俊杰 叶伊闻 摄

  占地面积仅有0.136平方公里的旧南海县社区,辖区内常住人口3000多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就有8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老人社区。

  为了让老人在老社区中生活得更舒心,在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10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同时,社区更注重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旧南海县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青少年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探访慰问长者;组织“思媛社工站”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培训及服务;举办中秋游园会、端午包粽子、重阳节慰问等传统节日活动;同时加大对“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宣传。

国庆期间,社区老年志愿者在悬挂红灯笼。苏俊杰 摄

  红文化 红记忆 红生活

  走进旧南海县社区惠吉西二坊12号,这栋民国时期小洋楼已变成特色民宿。民宿老板黄文锋是一位地道“老广”,他说,老房子不能只用来做展览馆,让游客体验当地文化才能发掘出它们的价值。民宿的房间设置成了广绣、广彩、木雕等不同主题,吸引了很多想体验本地人生活、了解岭南文化的外地游客,也吸引了很多来一解乡愁的归乡游子。

位于旧南海县社区惠吉西二坊的《大公报》临时社址旧址。王小宁 摄

  谢碧茵是位80后创业者,从小在旧南海县社区长大,2020年初,她把自己的美术室搬回到这里。“小时候我们玩耍活动就是满街跑,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有更丰富的学习活动。” 

谢碧茵创办的美术室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旁。王小宁 摄

美术室学员们和社区街坊共同制作10米长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资料图片

  旧南海县社区还挖掘辖区内红色文化,推进“旧南海县社区红色‘文商旅’园区”新时代党建先锋行动,打造“三家巷”文化馆,集中展示著名革命小说《三家巷》的历史事件和革命先辈在越秀区的事迹,并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主授课室,开设“家门口红色电影院”,定期播放红色电影。

“三家巷”文化馆。苏俊杰 摄

  将党史学习和理论宣讲融入环境、融入生活,也是旧南海县社区的做法之一: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公共服务,打造六榕文化广场、大公报小广场、“三家巷”故事浮雕墙等小景点,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以及休闲健身场所。

  新时代 新实践 新风尚

  随着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归属感明显提升,开始主动参与社区爱绿护绿等文明实践活动,文明素养不断彰显。

  有居民捐出名贵花木,有群众捐款购买鲜花,共同装饰社区。辖内的惠吉西幼儿园也主动参与进来,让小朋友们认养公共区域的花木,定期浇水、施肥,让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大家用心共同呵护的“大家庭”。

旧南海县社区惠吉西街道上花团锦簇。苏俊杰 摄

  “许多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主动放弃休息,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有人上门探访独居老人,有人维护社区公共环境卫生,有人维护交通路口的文明秩序……”旧南海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叶露雅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见证着文明新风吹拂社区各处。

  进入旧南海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门,抬头可见一块刻有“家和万事兴”的木匾。“我们就是希望把社区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一个家,让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回家的感觉。”叶露雅说。

  在社区六榕文化广场旁,一座绿色外观的环保生活“空间站”,吸引着路人的目光。这是2019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的以宣传绿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为目标,集科普、组织活动为一体的社区文明实践点。“空间站”里摆放了社区居民结合日常生活中可回收的废旧材料所DIY制作的小摆件,以模型和海报等实物展示的形式让居民充分了解垃圾分类小知识。

六榕街环保生活“空间站”。苏俊杰 摄

  一个美丽美好的社区,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载体。身处广州中心城区的旧南海县社区文明实践站,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将基层理论宣讲、文明风尚引导融入百姓生活,为老城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服务,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区的家园里实现幸福蝶变。(中国文明网  王小宁)

责任编辑:邓 纯雪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