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连片的向日葵花开正艳,总书记风趣地赞扬花茂村的生态环境。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赵来睿 摄
播州区枫香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苟坝会议会址所在地。这几年,枫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田园乡愁、红色文化等元素,全面铺开以“点亮行动”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项目,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传播好思想”“讲述好故事”。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赵来睿 摄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赵来睿 摄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总书记的这一金句,就是在我家院坝说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治强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与自豪。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刘鲲鹏 摄
“这几年来,花茂村的人气越来越旺了,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在“红色之家”,花茂村志愿者、王治强的媳妇黄国琴给来访的一批批游客讲述着花茂村的故事。
黄国琴给来访的游客讲述花茂村的故事。遵义市播州区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
为了让“红色之家”院坝保留更多红色印记,王治强这些年没少下功夫,小青瓦、坡面屋、雕花窗,他花了10多万元把老旧房子改造成为传统民居,又在小院前后种上花草。如今,院子里的青石板已被踩得发亮,小椅子和木茶几也换了新的,屋前还有半亩池塘和一片菜地,乡愁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成为花茂村老乡们致富的源泉。王治强说:“看到客人用手机拍个不停,我心里乐开了花。”
花茂村把乡愁作为文化来经营,融合农耕文化、土陶文化和古法造纸等元素,打造了一条农旅文示范带。
母先才技能大师工作室。赵来睿 摄
母先才是贵州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开设的母先才技能大师工作室是花茂村现存唯一的陶艺作坊。走进工作室,一股淡淡的泥土香扑鼻而来。身穿格子衬衫的母先才正挽着袖口和着泥。和泥要掌握好湿度,“太硬了不行,太软了也不行,泥和好后还要用塑料薄膜盖好,一段时间后整块泥的湿度会变得更加均匀。”母先才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好传统文化,保护好绿水青山。我现在不用土窑改用电窑制陶,成品率高还环保。”
母先才在给前来体验土陶制作的小学生进行指导。刘智强 摄
母先才常常说:“花茂土陶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纸上,传承人需要一心一意和实际行动,要让更多人学会制作土陶。”现在,已有几十所学校会定期到工作室研学,母先才会和学生一起创作土陶制品,引导孩子们传承陶艺文化。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花茂人家”。赵来睿 摄
2016年,在外做生意的张胜迪返回家乡花茂村创业,开了“花茂人家”古法造纸工坊。这一年,花茂村整村脱贫,游客络绎不绝,张胜迪的工坊也越办越红火。“讲述花茂村的故事,传承古法造纸文化,是我应该做的!”张胜迪说。
“花茂人家”古法造纸传承人张胜迪志愿服务“亮身份”展示牌。赵来睿 摄
在花茂村,王治强、母先才、张胜迪等村民不仅是文化品牌经营者,还是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向游客宣讲党的政策给花茂村带来的变化,讲述家乡的美好生活。随着花茂村游客逐渐增多,花茂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主动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当向导、作介绍。
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自己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才更深入人心。
苟坝会议会址纪念馆内存放的红军长征时期的马灯。刘鲲鹏 摄
在枫香镇苟坝村,这里有“苟坝会议”红色遗址,还有一支红色故事宣讲服务队。服务队开设“红色故事”宣讲课堂,为游客讲解老一辈革命家在苟坝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以及苟坝会议蕴育的精神财富,让红色苟坝故事深入人心。这些年,苟坝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如今,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苟坝村村民也过上了好日子。
枫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民笑脸墙。赵来睿 摄
花茂村、苟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特色是枫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枫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自2019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综合运用“讲、评、帮、乐、庆、赛”等形式,采取学一篇重要讲话、读一段传统经典、唱一首优秀歌曲、看一部视频短片、讲一个身边故事、谈一番思想感悟、演一个特色节目,发挥自主创新开展学习宣传的“7+X”模式,着力在理论宣传上下功夫,在传统文化上做文章,在移风易俗上花力气,在志愿项目上出实招,在群众满意上求实效,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在这里”采访报道组 刘鲲鹏(中国文明网)、石影(遵义日报)、罗芝芳(遵义市播州区委宣传部)】
-
(2021-08-19)
-
(2021-07-27)
-
(2021-07-27)
-
(2021-07-22)
-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