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开始后,广州火车站组织了由青年民警和大学生组成的春运志愿者队伍为旅客服务。 通讯员 丁勇 李冠利 摄
简林强一进家门就帮妈妈贴春联,春联是他从集市买回来的。记者 邱玥 摄
装卸工将烟花爆竹从仓库装到配送专用车上。记者 方莉 摄
每当运煤列车司机看到绿灯时,就要做手势、喊口令,丝毫马虎不得。记者 陈恒 摄
“阿强,你回来啦!”
两天前跟随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简林强踏上K307次列车,历经1天零6个小时,抵达福建漳州东站。在亲戚家休整一夜后,1月11日上午,简林强继续颠簸辗转120多公里,终于回到了家。
1月11日上午8时,简林强从漳州客运西站乘上直达南靖县城的快速大巴。车里人不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大多还没回来。车在宽阔的319国道上平稳行驶,1小时后到了南靖县城。
下车后,简林强随手招来一辆出租车,踏上离家最后的60公里。一路上,简林强始终望着窗外自语:“变化真不小,低头是黄土、抬头是黑烟的景象不见了。”现在,家乡以土楼旅游为主打,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车子经过离家5公里的书洋镇。“今天是腊月十八,应该是镇上赶集的日子。”简林强说。
果然,镇集上,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快过年的喜悦与满足。家家户户都出来置办年货,可真热闹。简林强决定买副春联带回家。
出租车驶入简林强家所在的梅林镇璞山村。他一路给记者介绍:“我们现在走的是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以前全是土路,一下雨全变泥地,车子根本不能过。2008年以后,村民投票选出来的新任村委会履行当时的竞选承诺,修了现在的柏油路,村民们都念念不忘着这件好事。”
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了简林强家门口。门是敞开着的,还没等简林强拿下行李,院子里便传来喊声,“阿强,你回来啦!”“妈,是我!”简林强一进门,一位衣着朴素的农妇满面笑容迎了过来,“渴不渴,喝点水吧,饭马上就好……”
这是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三间平房错落有致,墙体是崭新的白,每间房门上都贴着“出入平安”几个大字。除了新春福字,窗户上还多了几对红双喜。“今年过年,我们家不仅迎春还要嫁女——过几天我姐姐就要出嫁了,我们闽南地区有一个‘送嫁’的传统习俗,我这个做弟弟的要全程把姐姐平安地送到男方家里,再远也要送。”简林强满脸欢喜。
简林强的爸爸在邻村建筑工地上干点零活,家中收入主要依靠他维系,但月收入还不到800元。还好,有国家政策支持。简林强,这位家族里唯一一位考上本科的年轻人,一上大学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每年6000元,一次性解决了大学四年的学费。
“吃饭啦!”饭桌上,各种荤素搭配营养可口,“这些茼蒿是自家菜园里摘的,绿色无污染。国家还给了补贴,1亩地100多块钱。”简妈妈接着说,“今年家里还添了一台家电下乡的电冰箱,再加上可以以旧换新,标价2800多元的冰箱只花了2000块钱,可实惠哩!”
吃过饭,简林强来到家门前的小河边,“前几年,河里的水被上游的造纸厂给污染了,总是飘浮着白沫,村民们再也不敢使用河里的水,后来村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为了发展旅游,就把造纸厂给关了,河水才恢复清澈。这么美的青山绿水如果污染了,多少钱都换不回来。”
大口吮吸混合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掬一把清清的山泉水,和半载未见的乡亲邻里亲切地打招呼,简林强一脸惬意,“回家的感觉,真好。”(记者 邱玥)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4)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4)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
- 下一篇:
-
光明日报四路记者报道“新春走基层·回家”
已是最后一篇
-
光明日报四路记者报道“新春走基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