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老党员寄语新时代
发表时间:2012-01-19   来源:人民日报

  新春走基层,探访红色记忆。忆往昔峥嵘岁月,话今朝沧海桑田。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凝聚着前辈沙场上的浴血奋战和岗位上的无私奉献。时过境迁,他们的境况牵挂着众人心……为此,记者沿着党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进程中标志性地点——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和北京,寻访健在的历届全国党代会基层老党员代表或老党员,聆听那些令人热血沸腾脍炙人口的故事,感受战火纷飞和平建设中艰苦奋斗的人生,铭记语重心长的殷切期待和谆谆教导,抒写抚今追昔与党同运、展望未来充满信心,以实际行动喜迎十八大的赤子情怀……诚然,汲水莫忘凿井人,传承精神在我心。我们理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扬优良传统,发光发热尽心贡献,努力创造更多业绩,用实际行动拥抱新时代。

  牢记井冈山精神 珍惜好日子

  赵春华出生于1927年10月,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人,1949年入党。参加过解放西安、解放天水等战斗,后来随部队进入新疆,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5月16日从部队转业到井冈山垦殖场。

  1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江西省井冈山罗浮镇,见到了85岁的赵春华老人。

  目前,老人家工资外加补贴一个月有3778元钱,老伴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老两口一个月有5000多块的收入。“最大的保障当属医疗保障。现在我父亲看病费用,有一分报销一分,百分之百保险一点不打折扣。”老人的儿子说。

  “我这一辈子既参加了革命战争,又参与了新中国建设,算是见证了党带领革命、建设、改革的大部分历程。我的战友很多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我幸运活下来看到了这一切,我这一辈子就是先苦后甜。”赵春华老人说,现在我感到很幸福。

  1949年4月19日,赵春华在西安外围抗击国民党增援部队的战场上光荣入党。“我的党龄都够退休了。不过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老人家开玩笑说。老人家视力不太好,平时主要通过电视来了解外面世界。“我每天都要看电视新闻,了解中央的重要政策和重要精神。”赵春华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老人家颇感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今年下半年我们党要召开十八大。我觉得国家总的形势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保障也会越来越好。”

  虽然现实发展中面临着不少难题,赵春华老人对未来很乐观,“有矛盾问题不怕,就怕我们不努力。我们党坚持井冈山精神,肯定会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记者魏本貌报道)

  投入科研攻关 抓住好时候

  毛二可出生于1934年1月,北京人,1984年入党。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做出重大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临近春节,北京理工大学里安静祥和。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教授,每天仍然坚持来到办公室,研究设计方案,查看实验结果。“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这些年来已经习惯守在实验室加班加点,看着实验的进展,很开心。”

  毛二可教授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党的事业就是我的奋斗方向。为了党的事业,我愿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早在1953年,他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历经历史风云的考验,矢志不渝的他最终在1984年光荣入党。

  毛二可教授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工业学院。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因国防建设的需要,他改学雷达专业,成为全国地方院校雷达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年过古稀,毛教授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

  “现在正是科研攻关的好时候。”毛二可教授说,比起当年搞研究时简陋的硬件基础和频受干扰的环境,如今的条件太好了。“这是我一生里头最满意的时候,国家处于发展的好时期,搞科研的设备、技术、人才、资金支持都很充沛。我很希望抓住有限的时间再出一些成果,也期盼年轻一代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在学术创新上有更多更大的成就!”

  毛教授还期盼,科研机制改革继续深化,把资源更多地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摆脱行政化倾向。“国家需要一大批人才全身心投入科研,为科技创新贡献一辈子。”(记者余荣华)

  学习西柏坡精神 传统不能丢

  宋国志出生于1925年7月,河北省蠡县人,1940年入党。1939年入伍,1945年“抗大”二分校学习,1965年河北省容城县人武部政委,1975年山西省闻喜县人武部政委,1982年离休。

  1月17日,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四干休所。原山西省闻喜县人武部政委宋国志今年88岁了。记者走进宋老家时,他正趴在桌前借助放大镜聚精会神地看杂志《党史博采》……

  “我1939年10月份参军,那年15岁,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六团一营三连七班当兵,后来就入了党……”老人家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参加革命到全国解放,宋国志参加了无数次大小战斗,但“印象最深的有6次,都是跟日本鬼子打,打得很苦”,其中一次是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那时候,没有盐吃,就铲墙上的“硝”;饿得心慌,就上山挖草根;为拿下碉堡,突击队员眼睁睁死在自己眼前,鲜血染满身……

  宋老现在基本下不了楼,但每天雷打不动地看电视新闻、看报纸、看党史杂志。他建议老同志要把第三代、第四代管好,不要做出让党丢脸、让百姓痛恨的事情。干休所政委张海波介绍,对于上级政策和一些决定,老首长都是一丝不苟地看完,并写上自己的心得和建议。

  “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时候不是说过嘛: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决定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传统绝对不能丢。丢了就对不起党,辜负了人民的信任,丢了就是罪人。”老人家语重心长,字字铿锵。(记者李增辉)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9362&encoding=UTF-8&data=AAcpcgAAAAcAACLpAAAAAQAt77yI5paw5pil6LWw5Z-65bGC77yJ6ICB5YWa5ZGY5a-E6K-t5paw5pe25LujAAAAAAAAAAAAAAAuMCwCFC19foBqfW8g-14eDKFiBtqEvaBvAhRqC7T9m10We6NJ5LUV_hNOJIi2C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9362&encoding=UTF-8&data=AAcpcgAAAAcAACLpAAAAAQAt77yI5paw5pil6LWw5Z-65bGC77yJ6ICB5YWa5ZGY5a-E6K-t5paw5pe25LujAAAAAAAAAAAAAAAuMCwCFBkwrMJ13srqWdKdvND89Jq_MXiUAhRHI8H-gi1umA_3yOlCd3b--HI0R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