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三年多来,四川灾区群众勤劳致富还贷
出四川广元剑阁县城20公里,青山绿水间,有个“天字生态农家园”。32座三层小楼白墙黛瓦,街道整齐,草坪干净,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震重灾区。
“没有信用社贷款,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孔令芝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新房坐坐。她家办了农家乐,收入比灾前翻了番。“过完年,就把最后5000元房贷还清了!”
大灾之后,从零开始,四川千万户孔令芝勤劳致富,诚信还贷。四川省农信联社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59.83亿元,收回率达58.15%,现有不良贷款占现有农房重建贷款的5.28%。
春节前,本报新春走基层记者,兵分两路,分赴广元、绵阳和雅安、德阳,探寻诚信还贷背后的故事。
诚信理念
白手起家“咬着牙还贷”
新春时节还贷忙。
1月16日下午,北川县农信社邓家分社,门外下着零星小雨,大厅里办理各种还贷手续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5万元贷款还清了,好过年哈!”海光村村民母志林,交上最后一笔贷款2.5万元,喜笑颜开地告诉柜员。
邓家分社主任唐燕介绍,临近年关,信用社迎来了农房重建还贷高峰。仅这3天,就收回农房重建贷款逾百万元。
“许多村民过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信用社还款。”海光村村支书母志福说,村民们以前大多在本地打工,现在都外出打工,“想方设法多挣钱早还贷”。
地震后一个月,雅安市雨城区龙泉村村干部李正华贷款2万元重建农房,一年后便还清了。他告诉我们:“村干部不带头讲诚信,咋给村民们做榜样!”在雨城区,农信社发放农房重建贷款624万元,不良贷款额仅8.83万元。
灾区农房3年恢复重建,2年基本完成,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住进了“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居。用北川县云力村主任母勇贤的话说:“新房至少跨越了20年!”
去年,是农房重建还贷最好的一年,全省农信社收回贷款达到30亿元。“农民是最诚信的群体”,成为农信社员工的共识。他们说:这些诚信的农民们大灾后白手起家,是“咬着牙还贷”。
3年多来,四川省农信社累计为70.6万农户解决了农房重建所需信贷资金,占全省灾后农房重建户数的95%,贷款额占全省农房重建贷款的93.4%。“农信社是‘农民的银行’。大灾大难前,我们必须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省农信联社副主任王挺告诉我们。
感恩“发酵”
“亲戚的钱可以缓缓,但不能欠信用社的钱”
“有一种感恩,叫做致富还贷。”这句温暖的口号,叫响了整个广元,让灾区的感恩文化与群众的诚信理念浑然一体。
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说:“灾后重建,需要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并重。感恩诚信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价值体系。我们宣传诚信还贷,既是诚信教育,也是感恩教育,让群众实现经济的致富和精神的丰收。灾区农民的表现,证明中国人讲诚信、讲感恩的优良品质没有丢。”
28岁的杜燕,家住北川县擂鼓镇麻柳湾村,2层新居外观精致,屋内却是“毛坯房”,墙都没刷;5万元贷款,却不打折扣地还完了。
还款第一年,杜燕家建房缺钱,没有及时还上。家安定后,杜燕的丈夫外出打工,挣来了钱,不装修房子,先还贷。
杜燕掰着指头数:我家建房,国家补1.9万元,信用社贷5万元,借亲戚几万元。“国家已经给了这么多帮助,我们一定要先还贷!从小就没欠过人家什么东西。亲戚的钱可以缓缓,但不能欠信用社的钱。”
尽管说得轻描淡写,背后却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一份坚守诚信的情。
母勇贤给村民算了一笔“良心账”:地震前,全村存款之和是85万元,地震后国家投入1000万元支持农房重建,其中九成多是信用社贷的,“我们要感恩,要还贷,要按合约办事!”
良性互动
协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
诚信还贷来之不易。调研中,我们发现,灾区农房重建还贷曾面临三道难题:
一是受灾重,经济实力弱,一些农户有诚信的愿望,却没有诚信的能力;二是贷款早期设计时间较短,仅2—3年还款期,一些农户出现短期还贷难;三是部分农户没有弄清政策,以为贷款也可以靠国家减免核销,诚信观念淡薄。
发现难题,主动出击。党政定方向,农信社建机制,贷款农民积极配合,各方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找到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广元姚家乡,地震毁坏了宁金莲的家,她和在北京打工的丈夫返乡重建,“为建新房从信用社贷了5万元,压力很大。”
幸运的是,针对“还贷能力”不足的现实难题,广元市委、市政府及时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受灾农户中深入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
在政府的支持下,宁金莲又从农信联社贷得了5万元政府贴息的妇女创业就业贷款和乡长担保的5万元小额贷款,在自己的新房里办起了农家乐,并在村里建起了养猪场,收入比过去大大增加。“房贷现在全还了!”宁金莲高兴地说。
目前,广元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4亿元,直接扶持1.12万人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万人。截至2011年10月,全市农房重建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9%之内。
针对农房重建还贷时间短的现实难题,2010年6月省农信联社及时提出优惠信贷政策,与农户协商后将还贷期延至8—10年,困难农户最长延迟到12年。
“头两年太难了,不是不想还,而是还不起。”地震后,北川县擂鼓镇麻柳湾村的孙启元大爷从农信联社贷款4.8万元建房,期限3年。没想到,2009年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新房费用远远超出预期。“去年,信用社的同志考察后,决定把我的贷款延至6年,还贷就没得问题了。”
针对社会诚信环境不佳的现实难题,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营造诚信大环境。
德阳什邡市农信联社副主任张德钢说:“每周二,我们都会将还贷情况不好的‘灰色诚信乡镇’名单在各乡镇赶集场公示。这种做法激发了村民们的集体荣誉感,调动了还贷积极性。”
在广元、在北川,农房重建贷款回收率,成为一道新指标,纳入对各级部门、镇村干部的年度考核,进一步促进了诚信环境的形成,进一步助推诚信、保障诚信。(记者吴兢、于洋、张文)
- 上一篇:
-
新华社记者同群众过年:走进广阔天地 感受新年欢乐
已是第一篇
-
新华社记者同群众过年:走进广阔天地 感受新年欢乐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且行且记)下一站 到家喽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且行且记)下一站 到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