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薪
辛苦钱要得到吗
江西南昌农民工
1月7日一大早,记者见到李小根时,他满脸喜气、手舞足蹈地讲起他“讨薪”的历程。
40多岁的李小根是南昌市南昌县人,家在农村,2011年下半年来到南昌市西湖区某公寓楼建筑工地做些体力活。眼看到年底了,包工头却表示没有拿到工程款,暂时没有办法结算工资。李小根无奈地表示:“后来没办法就直接打热线电话向劳动监察局求助。”
“第一天我们接到李小根的投诉电话,第二天包工头主动找我们请求帮忙调解。经过我们认真调解,他们在我们办公室结算了7000元工资,并签了协议书。”西湖区劳动监察局局长周群刚指着办公桌上厚厚一摞材料说,“农民工工资清欠重头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
随着农民工工资结算高峰开始来临,西湖区及时成立农民工工资联合清欠办公室,集中力量办公,形成清欠合力。依托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手段,以片区为单位,集中专职劳动监察员、监察协管员编成2个小分队,对建筑领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处置突发事件,并开通24小时农民工工资投诉电话。
“一旦发生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现在我们能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快速处理。”周群刚表示,“区政府目前还专门预备了农民工工资应急资金,面对特殊情况,政府要先垫付农民工工资,确保每个人都能拿到辛苦钱。”(图⑥: 农民工李小根和他的“讨薪”协议书。记者 魏本貌 摄影报道)
江苏无锡务工人员
工资能否按时发
今年39岁的“斩排骨”工人叶方崇,抱着“想多挣些钱,闯荡一下”的想法,2004年从老家湖北出来打工,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现在江苏无锡市三凤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坯车间工作。
“一个人一天要斩1吨左右的排骨。到大年夜可能需要加夜班,就不回家过年了,到淡季再回去,加上年假总共休十天半个月,把攒了一年的几万元钱带回家。”
年关将至,务工人员最关心的总是薪水。“我想还是到正规公司上班好。”叶方崇憨厚一笑说,在这家单位,试用期过后就签订了劳务合同,每月定期把三四千元工资打到卡上,工资单上标清每一项明细,节假日加班有补贴,过年还有些奖金……这些都让他觉得心里踏实,工作起来也很安心。
“现在打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维权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上关注也多了,公司老板更加重视了。”叶方崇说,“对打工人员来说,和单位签订合同很必要,管理部门对公司资质的把关也很重要。”
同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污水工陈从泽,1999年带着家人来到无锡打工。“我家两个孩子前几年也来无锡读大学,以后一家人就在城里生活了。”陈从泽说话声音洪亮,神情充满了自信。(图⑤: 陈从泽在单位的污水车间操作机器。记者 姚雪青 摄影报道)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3)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3)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探访藏族群众新生活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探访藏族群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