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之间,龙年春节将至,元月春意盎然。
回望2011,时光飞逝而过。悉心梳理一年间,有太多的新变化值得感怀:汶川地震3年后,灾区变化翻天覆地;西藏和平解放60年,藏区面貌日新月异;南水北调全面推进,移民别故土踏新程……有太多的新体验值得品味:房地产调控史无前例,房价真的降了;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团购”、“秒杀”纵情消费;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服务更优质更贴心……有太多的新感动值得留存:免费午餐,让无数孩子的童年增添了温暖;新校车,让往返学校的旅途充满欢笑;城市的怀抱不再坚硬,流动人口逐渐享有市民权益……
铭记2011,生活新意迭出。新春走基层首站,让我们品味神州大地过往的鲜活图景生动细节。
住房新生活
海南海口工薪族
“夹心”阶层住新居
本报
我加快脚步,走入海口市龙昆南路龙发小区。上了四楼,拐进过堂,迎面呈现一个足有50平方米的客厅,我不由得脱口而出:“真大!”
“每平方米4100元。”郑鸣在一旁高喊:“109平方米的三居,总价45万元,加上税费、中介费5万元,总共50万元。”更让人惊喜的是,房子装修并不陈旧。作为新主人,郑鸣只要买一个冰箱、一套沙发,带上自己的随身用具,即可入住。
“什么时候开始想买房?”“其实,2009年大学毕业就想买了。那时,海口新房价格每平方米4000多元。家里不富裕,就想等等。”郑鸣说,2010年1月,房价像坐上直升机,几天涨到每平方米1万元。
去年2月,海口市出台限购令,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新房从每平方米1万元降到八九千元,二手房也降了1000多元。限购令让我们这些‘夹心层’得到了实惠。”郑鸣说,她毕业后先在一家报纸工作,月薪800元,只能和2个朋友合租一间房。半年后,她换了一份新工作,月薪不过1200元。直到去年,她考进海南一家著名媒体,见习期满,工资从1800元涨到3000多元,才在五指山路租了一室一厅。
去年6月,郑鸣开始看二手房。2个月前,郑鸣碰到这套房,出价50多万元,没有成交,直到掉到45万元才出手。父母帮助付了首付和税费、中介费。她自己用公积金贷款30万元,20年期限,每月还贷近2000元,还可以承受。
“1月9日是个搬家的好日子,我住进新房喽!”锁上门,郑鸣摇了摇手里的钥匙,幸福溢满笑脸。(图②:郑鸣大姐来到海口帮妹妹搬家。记者 马跃峰 摄影报道 )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走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走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4)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回家4)走进广阔天地 聚焦欢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