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90多名经济日报社记者走进基层,与群众同行同住、一起回家,记录了他们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反映出时代的律动、火热的实践——
回家,一个朴素而温暖的愿望。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这个愿望化作了一个简短却有力的召唤,让亿万人跨越千山万水、不畏雨雪风霜。
当亿万百姓踏上回家之路,我们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也同步展开了。向基层进发,与生活同步,为百姓放歌,从1月10日到2月10日,90多名经济日报社记者从全国各地出发,汇入到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人、学生人流中,深入到坚守工作岗位的建设者、保卫者、服务者之中。与群众同行同住,一起回家、共享团圆、一同访亲,记录他们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发掘和反映时代的律动、火热的实践。
一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一道道清新而富有韵味的新闻报道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262篇稿件、100多幅图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身边的感动,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故事,共同绘就了一幅勃勃生机的新春图景。
传递关爱温暖 体验巨大变化
数九严寒,阻挡不了归心似箭。
数九严寒,被关爱与希望温暖。
回家路上,总有关爱伴随左右。关爱,是发自肺腑的真诚,是细致入微的体贴,是将心比心的理解。
关爱在人们的手中传递,在记者的笔端流淌,滋润着漫长的旅途。
——爱是默契。1月11日,在零下21摄氏度的寒夜里,记者苏大鹏、韩秉志登上了从沈阳开往成都的K388次列车。乘务人员与旅客、旅客与旅客之间的关爱,让这趟超员的列车秩序井然、暖意融融。车厢过道上挤满了旅客,一位旅客要打热水但挤不过去,周围的旅客主动伸出了手,你传我,我传他,装满热水的水杯很快回到了那位旅客手中。这样的故事在这趟运行时间长达43小时11分钟的列车上屡见不鲜。
——爱满行囊。准备回上海老家过年的73岁吴阿婆的年货让记者吃了一惊,满满一提箱外加一大口袋的哈尔滨红肠、福建香菇、山西狗头枣、山东金丝小枣……这都是吴阿婆的同事和邻居各自从自己家乡专门带给她的特产。吴阿婆幸福地聊起,住在一个院里的老同事、老邻居亲如一家人。“吴阿婆的行囊里可不仅仅是年货,全是暖暖浓浓的情谊呢。”记者杜芳感叹。
——爱是理解。1月20日,正在北京西站候车回家的安徽蚌埠农民刘长兴突然发起了高烧, 036候车室的工作人员王琳娜端药递水,把他护送上车。“我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对待旅客就会更尽一份心,会将心比心把旅客当亲人一样看待。”王琳娜的短短几句话,让前去采访的记者齐慧红了眼圈。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真诚的关爱温暖着大江南北。
——82岁的王同秀老人在河南省邓州市白牛镇的移民新村过了一个热闹的大年夜。1973年,丹江口水库建设,他从丹江口库区迁移到淅川县香花镇,从土坯房搬进了屋架房。2011年6月,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老人又从淅川县香花镇搬迁到邓州市白牛镇。“到这里以后,当地政府每年补助600元,医院还给村里老人建了健康档案,免费体检。我这辈子移民了两次,越迁生活越好。”王同秀欣慰地对记者崔文苑说。
——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杨德选笑容满面。87岁的杨德选告诉记者丁士、苏民:“国家每个月给我近2000元的补助,看病能报销,连房子也是政府补贴帮着盖的。”
——驻守在“世界屋脊”的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新训支队里欢声笑语。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兵各显神通,按照自己家乡的习俗包出了风格各异的饺子。当战士们举杯庆贺的时候,记者韩叙、郭存举发现,屋里没有了总队政委唐映慧的身影。询问才知,政委唐映慧正在外面站岗,静静地守卫着战士的欢乐。
——来宾市的万名党员干部邀请万名农民回家做客。记者童政记录了这样一个画面: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把兴宾区迁江镇雷老村的村民欧律伟、卢艳梅、欧国光请到自己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张秀隆说,“你们是尊贵的客人,我把你们邀请到家里做客,就是想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了解你们的想法。”发自肺腑的话语,拉近了大家心里的距离。
新春走基层,记者们收集着浓浓的关爱,也发现和描绘着充满希望的变化,这些变化清晰可见又意味深长,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是着力改善民生的体现。
——变化,发生在河北平山的小山村。记者雷汉发随穆振国到河北平山县穆家庄村过年。穆振国是县里有名的“养殖大王”。他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掌握的养殖知识,让当地濒临倒闭的养殖场起死回生。“去年咱们特种养殖场的收益是近两年最好的一年,年收入500多万元。为了方便业务联系,咱新买了一辆汽车当‘年货’。”穆振国指着“途观”越野车自豪地对记者说。
——变化,发生在山东青岛的居民区。记者李春霞走进青岛市四方区洛阳街道康居社区低保户盛江兴的家中。在这个家中,一年的房租只需572元。“没搬进来之前,光房租就要花9100元,现在我还享受着政府的水费补贴和取暖补贴,一年能省8000多元。”住进新家的老盛很满足。
——变化,发生在山西屯留的红土地。从北京赶回屯留县南渔泽村过年的刘晶给记者李哲算起了家庭收入账:为附近的矿区看山,一年能挣1万元的工资;家里的小旅馆租给了村子对面的工厂,一年能得1.5万元的租金;几间门面房,一年也能收入5000元左右。在南渔泽村,像刘晶家这样的并不少。这个传统的玉米种植村的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变化,发生在桂东南革命老区的村庄里。正月初一,广西博白县松旺镇鹅颈村的外出务工人员自发举行了一次建设家乡的聚会。近年来,鹅颈村村民通过外出务工和发展特色养殖,日子逐渐富裕起来,但是进村和村里的路一直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天,泥泞一片。村民们不等不靠,踊跃捐款修路。不一会儿,开会的村民就捐出了8万多元。大家还选举了几位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作为项目负责人,计划在清明节前筹集好资金,年内完成全部道路硬化工程。
可喜的变化,在祖国大地遍开绚烂之花。这变化,来自于自强不息的力量,来自于根植心中的希望,来自于百折不挠的努力。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幸见证并呈现出这些变化,正是这些可喜的变化,描绘着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画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