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是和中国云南接壤的越南省份。在外地游客眼里,这里云雾绕山峦,如梦幻仙境。殊不知,这里的年轻人也羡慕都市的灯光璀璨,这里的家庭主妇也希望享受电饭煲的便利,这里的学生更渴望能在明灯下伏案苦读,改变命运。
有电,才能让这一切愿望成为现实。为点亮他乡那盏灯,很多来自中国企业的员工正日夜奋战在永河水电站的建设工地上。
位于老街省宝安县新阳乡的永河水电站建设工地,虽然距离省会老街市只有70多公里,但由于一半是山路,从市里开车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该水电站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中国广东水电二局有限公司负责土建施工。项目将安装两台机组,竣工后年发电量8907万千瓦时,将为越南国家电网提供重要电力补充,改善当地百姓生活。
2月初的冷空气让工地的冬天格外冷,暴露在寒风中的双手总想插到衣兜里取暖。而工地上,中国员工仍在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岗位默默坚守。总承包商项目部技术总负责武昕一直在现场忙碌着,确保每一个安装环节万无一失。“现在已经开始安装第一台机组,所以春节我得在工地值班。”武昕对本报记者说。
总承包商项目部办公室主任杨宏富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春节期间有35名中国员工不能回国团聚,他们中有的已经3年没回家过年了。
为缓解中国员工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总承包商项目部举办了小型趣味运动会,邀请当地百姓和中国员工共同参加。拔河、绑腿走、抢板凳等小游戏虽简单,但大家的笑声让艰苦的工地充满了欢乐。
当然,再丰盛的年夜饭,也难以抑制他们在海外对亲人深深的想念。老街的永河水电站建设,只是中越友好合作的一个缩影。而无论是在越南北部的水电站,还是南部的火电站,抑或中部的钢铁厂,大量中国企业参建人员正默默付出。阖家欢聚时刻,他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赶进度,只为兑现中国企业的郑重承诺。他们用个体的微薄力量,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越南“两廊一圈”规划更具体、更充实,也因此更有人情味。(记者 刘刚)
- 上一篇:
-
基层民警的24小时
已是第一篇
-
基层民警的24小时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