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创新文化的引领作用
发表时间:2016-03-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创新驱动列为基本国策、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和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为创新驱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激发创新热情,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仍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创新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术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科研成果“泡沫”严重、成果评价普遍虚高,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有所蔓延等方面。这些现象,无疑与学术道德与职业操守有关,也与制度设计未在“管”、“放”间找到平衡点,造成一“管”就“死”有关。比如过于僵化的财务管理和科研人员出国管理,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活动开展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一“放”就给一些不端行为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与空间;此外,科研项目中普遍存在行政化现象,科研评价机制中则存在过于量化等现象。

  究其根本,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文化,在于我国创新文化的缺乏与引领作用发挥的不足。

  民进中央已关注到了这一点,并在相关提案中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支持基础性研究和学术交流。要倡导潜心研究学问、钻研技术,不怕难、不怕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甚至要有“钻牛角尖”的精神,同时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基础性研究以支持和空间,鼓励正常的学术批评与争论,支持普通人从事治学研究。

  其次是深化教育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标准答案,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的发展。要爱护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探究精神”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重视“科学精神”的塑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倡人文阅读与科学实验并举;并在研究生、博士生答辩中设置“反方诘难”程序。

  第三,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培育和扶植学术共同体,支持其健康发展。同时,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还给学术共同体,建立独立的学术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使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更为客观、真实。行政权力应逐步退出学术,特别是退出学术规则的制定。

  第四,建议完善科技查新服务。要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重大科研成果评审的第三方查新制度,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文献保障能力,以满足各专业的信息需求。拓展项目查新服务、专利查新服务,强调查新的公正性。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记者 叶晓楠整理)

责任编辑:王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90809&encoding=UTF-8&data=ADCwGQAAAAcAAHxxAAAAAQAh5Y-R5oyl5Yib5paw5paH5YyW55qE5byV6aKG5L2c55SoAAAAAAAAAAAAAAAuMCwCFDEzlK-Cn2SnEywBuivCUMAJGPPqAhQG2lRIULAyf1NMBcEDfuK4Mjy4x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90809&encoding=UTF-8&data=ADCwGQAAAAcAAHxxAAAAAQAh5Y-R5oyl5Yib5paw5paH5YyW55qE5byV6aKG5L2c55SoAAAAAAAAAAAAAAAuMCwCFE4Zpy-8GwJ8MUkMIH67ZfEfWntQAhRRGw-1eDJTlQ3guGp3Hl4izR2v4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