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和老百姓的心贴多近,老百姓就和干部贴多近。”这是山东沂水县“80后”干部安娜在和30余户群众结成“亲戚”后的切身体会。 沂水县处于沂蒙山区的中心地带,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就有着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沂水县在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干部联系群众的新路子,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用群众思维解决群众问题。目前,在沂水县,全县10180名干部,每名干部都直接联系了30余户群众,全县33.7万户的情况和动态全部装进了党组织的心中。 让群众有困难时知道干部在哪儿 “干部联系群众的真正内涵,是干部‘直接联系’基层群众,而不是干部联系村委、联系村干部、联系群众代表。”沂水县县委书记刘贤军说。 从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理念出发,近年来,沂水县除一线教师和医生外的10180名干部,全部和群众建立了固定联系。每名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联系30户左右的群众,以确保全县33.7万户、100万名群众都有干部“亲戚”。 目前,沂水每户群众家中都有一张“干部联系群众承诺卡”,上面注明了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群众有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找联系干部帮助解决。而在干部手中,每人都有30份民情表,每份民情表对应一个家庭,上面详细登记了群众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困难需求、联系方式。依照规定,干部每年至少入户走访两次,每月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沟通联系一次,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要帮助出主意想对策,确实解决不了的要逐级上报解决。同时,干部要及时向联系户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让群众在困难的时候,知道党在哪里、政府在哪里、干部在哪里。 刘贤军说,干部联系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所有级别的干部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干部工作岗位可以变动,但只要在沂水,联系户不变,就要长期联系,确保干部和群众建立起长期感情和信任。 大数据抽查让服务群众落到实处 为了破解联系群众工作落实层面的难题,沂水围绕“可抽查”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一套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所有干部都有一个相应的编号,干部和30户群众的信息一一对应,据此对每个干部随机抽查,以核实干部的联系情况和解决群众诉求情况。 截至目前,沂水已举行11次大规模的电视直播集中抽查活动。在抽查大会上,坐在主席台上的不是领导,而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坐在台下的,则是所有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场外,更多的干部通过手里的电话在“候考”。抽查过程实行电视现场直播,以增强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感情。 除了集中抽查外,“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办公室”每月还分行业、分区域进行专项抽查,平时不间断进行日常抽查,力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督查模式。通过抽查,先后对26名弄虚作假、敷衍塞责、解决群众诉求问题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沂水县纪委副书记武玉生说,一般工作做不好是能力和水平问题,联系群众工作弄虚作假,是态度问题。干部可以承认没有联系群众,或者声明自己工作没做到位,但就是不准弄虚作假,只要弄虚作假,就立即处理。 用群众思维解决民生问题 为了体现干部联系群众的成果,增强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沂水建立了“干部承诺,群众评议”机制,将联户群众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评先树优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在拟提拔干部任命前引入30户群众评议环节,群众满意,程序继续,群众不满意,程序中止。2013年提拔的87名干部、2014年提拔的52名干部,均进行了联户群众评议,形成了“要过组织关,先过群众关”的导向。 武玉生说,过去各单位开展面向群众的业务工作,基本上是计划由干部定、考核由干部考,群众无权决定、无权评判,成了干部替群众思考、替群众决定。通过联系群众,沂水确立了用群众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评判标准和监督渠道来解决群众问题。 据介绍,沂水是一个养殖大县,各类养殖场有4000多个,很多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群众反映强烈。针对此问题,沂水县制定了专门的整治方案,整改的结果不再组织单位进行检查验收,而是以老百姓的回答作为检查验收标准,只要群众满意就过关,群众不满意就继续整改。在集中整治中,全县搬走1000多家养殖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或上网事件,更没有一起暴力事件。 刘贤军说:“那些养殖户都明白,这不是党委政府在和他们作对,而是群众的诉求。群众路线一走就灵,用群众的思维解决群众的问题,是最好的办法。”(庄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