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却苦于“找不出问题”。8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判断: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四风”问题绝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而是在个性问题之上总结出来的共性现象,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虽不敢说每个领导班子、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但肯定大量地、普遍地存在,只是程度有差异、表现有不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反映了党自身建设的高度觉悟,也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如果不能敞开大门、开阔胸襟,真心诚意让群众评头论足,就看不到问题、找不准问题,更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始终与群众的期望隔着一层、差着一步,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比如,中央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是直面矛盾、敢于碰硬,以攻坚克难的态度把功夫用在解决问题上,还是回避矛盾、能拖就拖,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是在其位、谋其政,言必信、行必果,尽心尽力为民造福,还是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混日子、图清闲?是一事当前,公字当头、勇于任事,不遗余力破制约、解难题,还是怀揣个人的小算盘,顾惜自己的“羽毛”?担当之中见精神,不担当、不作为,正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 表面上的问题,容易诊断治疗;要发现深层次问题,却需下些功夫才行。对一些“四风”问题,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强烈,如果领导干部个人却浑然不觉,只能说明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病,但精神不好、状态不佳,甚至对肌体上的毛病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亚健康”很容易变成“不健康”。 这就有一个标准问题。标准是一面镜子,用低标准检查,尚属正常;用中标准衡量,也无大碍;用高标准对照,就要认真治疗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每一级领导班子、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让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浮出水面,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找不出问题吗?不妨多问一点、想深一层。接地气,是不是自觉和经常?不能工作部署和要求多,对群众的思想和心理感受关注少。树正气,能不能一以贯之?对照党章规定和廉政准则,不能抹不开情面、拉不下脸面,和稀泥、打太极、迁就落后。增勇气,有没有畏难情绪?推动改革遇到障碍和困难时,还要敢于坚持正确主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才能团结大家一起前进。消暮气,是不是时刻警觉?对于新技术、新知识,务必保持敏感、提高兴趣,才能与时俱进。我们搞教育实践活动,正是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找不出问题,怎么能达到活动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里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用现代的话可以解读为,只有把问题当问题,才不会出问题。这是多么富有哲理!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夫谓无病,实则病矣”,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持精神的警觉、肌体的健康。否则,“温水里煮青蛙”,到病入膏肓,恐怕就悔之晚矣。(石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