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代表团,与代表一道审议大会报告,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我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面深化农村等各项改革、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首次集中阐述了作风建设“三严三实”的更高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总书记“三严三实”的精辟概括,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在贯彻八项规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级干部修身处事提出的行为准则,是全党改进作风的再启程、再出发。做到“三严三实”,必须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坚持为民情怀,致力干事创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在这过程中,有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 总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我省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更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我省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得益于政治生态的优化,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有那么一股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精神状态还有差距和不足,不是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达到了总书记的要求。 当前,宏观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保持和发扬良好的精神状态。只要我们始终牢记宗旨、奋发进取、勇于开拓,抓工作就会有好的思路、好的办法,促发展就会有积极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激发昂扬向上的斗志。总书记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面对严峻复杂局面的常态化,我们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应对的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周全些,又要激发一往无前的斗志,保持争创一流的干劲。只要我们天天在状态、时时有激情,就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就没有跨不过的“流沙河”,就一定能够在排除万难、战胜挑战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要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任何工作和事业都是有周期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发展历程就是接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立足过去基础,结合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发展思路,完善发展举措,更加突出自主创新,更加突出转型升级,更加突出民生改善,在美好安徽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比如,在对外开放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到新世纪以来的“东向发展”,再到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建设皖江示范区,安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现在,安徽发展已迈上新的平台,发展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目标,力戒浮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努力把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砥砺敢于担当的勇气。当前,我省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能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实现稳中求进、进中求好,是对我们新的考验。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在挑战面前要有攻克难关的勇气,在机遇面前要有敢抓善抢的精神,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的背景下,能在不出事的基础上干成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干好事,这是高要求,也是真本事,更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坚决防止怕出事就不敢担事,怕惹事就不主动做事。安安稳稳当太平官,就是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 要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安徽素有敢为人先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品质和必备能力。但是,我们讲改革创新,不是无原则、没有边界的,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靠拼优惠政策、拼土地、拼税收、拼资源,可能会赢得一时一地的发展,但也会扰乱市场秩序,造成恶性竞争,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我们要更多地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打造制度新优势,形成环境新高地,锤炼作风新风尚,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精神就是支柱,就是力量。一个人的进步要有精神支撑,一个地方的发展也要有精神动力。我们要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年,努力开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新局面!(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张宝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