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忧乐到心头
——五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千多年前,范仲淹的一纸雄文,穿越时空,涤荡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在惊异于文字的优美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为其中折射的民本思想所折服。历史上凡是和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时代无不遵循着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理念发扬光大、牢记心头、永不丢弃。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为了进一步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乐群众之乐,忧群众之忧,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期待和感受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唯一标准。
首先要看群众的话听没听。现实中有一些干部,只唯上,不唯下,只唯虚,不唯实,只喜欢做表面文章和花架子工程,这种风气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党的风气,带坏了干部队伍。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就是要揭露这类现象,解决这类问题,让坏的风气无处藏身。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亲力亲为,走到群众中去,多多听取群众和基层反映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要把听群众的话,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一步。群众的话能否听得懂,能否听得进去,听得明白,应该成为衡量干部素质能力的关键一环,也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官越做越高,离群众却越来越远,隔着车窗看世界,坐在台上听汇报,很难了解真实情况。
其次要看群众的事办没办。是真心办实事,还是假意捞虚功,是衡量干部素质和作风的关键。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能仅仅看一个干部参加了多少次培训,写了多少篇心得体会,开了多少次主题会议,这些都是在为最终的落实而服务,如果脱离了最终的落实,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这就需要我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无形的学习效果转化为有形的现实之事。通过学习,使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心近了,与群众的沟通顺了,与群众的距离没有了,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和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么这个活动就是受到群众真心欢迎的,这样才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最后要看群众的气顺没顺。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心就会顺,力量就会汇聚,就会真心拥护党的领导。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齐气顺则泰山可移,各自为政则朽木难刻。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让群众少一些怨气和心气,多一些和气和志气,让心气平静,让怨气消失,让和气拂面,让志气长存,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算真真切切地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四面三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尚能有兼济天下的情怀,何况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有些事,除非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做得让群众真心满意,我们期待这样的效果,我们也欢迎这样的效果,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 (田贵鹏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