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又从根本上联结在一起。因此,应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从一开始便是以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社会及其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审视了社会结构体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构成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并揭示了这一联系的内在机制,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阐明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要求人们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寻求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必须充分重视社会结构体系的有机联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切实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进程加以推进。这不仅是指在发展中兼顾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而且还要使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之间达到一种有效的协调,克服各种失衡、错位和脱节的现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识它们之间有机联系的内在机制,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同时,还应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 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是,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有许多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难点,往往是由于它们相互牵扯、交织在一起,仅靠单个领域的改革难以奏效,而必须着眼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有机联系,促使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协调统一,在良性互动中整体推进。 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而人的发展又要依赖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把握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时代起,就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最终追求。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现实地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真正解决人的问题,必须通过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而所有这些研究的最后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解放这一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