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3月4日电(记者孙阳 姚湜)3月的东北依旧寒风凛冽,在吉林省永吉县北大湖镇桄子沟村的一块林地里,大片树苗还是光秃秃的,吴金和却坚持隔三差五地跑来看看。他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合作社种植的绿化苗木。” 吴金和所说的合作社,名叫金和绿化苗木合作社,承包停耕还林用地种植绿化苗木,目前规模已达400公顷,种植苗木20多种。 停耕还林,在很多农户看来是不划算的事儿,在吴金和手中却变成了一条致富新路。 2010年,吉林省永吉县遭遇百年不遇洪水,毁林开荒带来的水土流失造成了15万人受灾的惨痛教训。2012年,永吉县开始停耕还林。然而,停耕百姓如何增收?停耕后的林地又能种点啥? 2012年初,吴金和这位生长于北大湖镇的农民从长春回到老家,用手头的资金承包了160公顷土地,开始种植绿化苗木。 拥有多年苗木种植经验,吴金和承包的林地第二年就成了一片小树苗的海洋。村里人看着苗木越长越好,纷纷心动起来,不仅亲戚、朋友提出想和他合作种植,许多老乡也跃跃欲试,想跟着他一起搞绿化苗木产业。 2013年,吴金和和几个朋友合作,又承包了202公顷林地,扩大了绿化苗木种植规模。同时成立金和绿化苗木合作社,帮助其他同样发展林业产业的老乡。合作社有40多户农户,吴金和给他们做技术培训、帮着选苗和联系销售渠道,几乎承担了除种植外的全部工作。他也因此获得了农户们的一致赞扬,被称为村里的“能人”。 同样生活在北大湖镇的农民邵连清,也通过停耕还林,实现了致富的梦想。2012年开始,邵连清开始在停耕还林的地上种植葡萄和绿化树,包括白榆、云杉等品种。“以前种玉米,赚不了多少钱,就图个省事儿。但现在看来,种果树和苗木的收入高多了。每亩地纯收入两三万。我家的一公顷多地,年收入有20多万!”邵连清自豪地说。 不仅是自己种树的邵连清致富了,把林地出租给“大户”的当地农民也增收了。在北大湖镇,一公顷林地的承包费有三四千元,把林地承包出去的农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种树。这两样收入,让桄子沟村四社农民张振生家每年增收过万元。 在北大湖镇,越来越多农户意识到,相比于毁林地种粮食,搞林业产业既保护生态,又能增收。吴金和透露,合作社准备3年内将规模扩大到600公顷。“没有特大灾害的话,再过3年苗木长成后,合作社每年将创造上千万元的利润。” 在永吉县,像吴金和与邵连清这样的“能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和肯吃苦、肯卖力的精神,让本来荒闲、令人发愁的退耕还林土地,一跃变成农民致富的源泉。 停耕还林工作开展后,永吉县已成立各类协会30个,合作社52个,包括绿化苗木协会、大果榛子合作社等。停耕还林期间,永吉县新发展经济林3000公顷,该县林业产值已突破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