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风非小事
发表时间:2013-02-22   来源:刊授党校

  党的十八大后一个多月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几次重要讲话言简意赅、朴实亲切、深入浅出,引发海内外舆论普遍关注,得到全党同志高度认同。李克强、王岐山同志在主持会议时,要求与会者脱稿讲话,而且不必再讲“尊敬的……”之类客套话,新风扑面,亲切务实。党中央痛下决心,力斩恶劣文风的坚强意志明白无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克服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事关党的性质、宗旨,事关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清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如此,才能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用的目的,才能真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不良文风缺乏实事求是之义,常怀哗众取宠之心,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样的文风,与共产党人的形象极不相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风马牛不相及,必须彻底摒弃。

  克服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成败。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考验。文风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群众观点的外在表现。人民群众正是通过每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言行来观察判断我们这个党的。穿靴戴帽、面面俱到貌似全面,实际上是唯恐口径不一致,得罪上级,影响个人仕途;文章冗长、言语乏味表面看是缺乏逻辑和文采,实际上是头脑混乱、思维水平低下的外在表现。说不清是因为想不清,道不白是因为事不明。

  克服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事关我们党能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各种矛盾困难的严峻考验,成功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渡难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矛盾面前,必须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只争朝夕,不失机遇。我们没有时间卖弄文辞,没有时间胡编硬凑四六句,人民群众没有兴趣欣赏某些官员和文人墨客摆龙门阵。我们必须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样,用最简洁的语言,发出最明确的指令;用最通俗的话语,发出最有效的号召。

  克服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事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文风即党风,文风体现党风,党风决定文风。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具有优良的文风,事实上就能够较好地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沾染了不良文风,败坏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形象,也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要承担起改进文风的第一责任,必须把改进文风真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一些同志在走上领导岗位的过程中,没有向人民群众阐述个人施政纲领的经历,没有得到用口头和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基本训练;走上领导岗位后,也没有意识到会不会讲话、会不会写文章不仅是个人的好恶问题,更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所以改进文风必须从上做起,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上行下效,自古皆然,有识之士,不可不察。有同志建议,要把改进不良文风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之中,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硬任务、硬指标来考察。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治本之道。(朱铁志: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著名杂文作家)

 

责任编辑:张智萍